|
一問我需要什麼?
填報中考志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需要是什麼?有的同學目標是考一所理想的大學,他最迫切的需要是選一所好的高中;有的同學想盡早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他的需要可能是適合自己的中職校。有的同學爲了上一所好的高中,不惜花費較多的錢,他可以選擇“擇校生”志願。但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應注意,你必須仔細評估你的需要,不要盲目填報“擇校生”志願。按照今年的政策規定,公辦普通高中招收“擇校生”須作爲一個單獨志願填報,投檔時與其他志願同樣按錄取總分與志願順序擇優錄取。考生被錄取爲“擇校生”後,不得要求放棄該志願而順延至其後的公費高中或其他的志願。因此,考生要了解“擇校生”的收費標準,它是否是自己的所需?是否與自己的家庭經濟能力相匹配?不能等到被錄取了,才發現這所學校學費太貴,路途又遠。填報志願時最忌諱隨大流,特別是盲目按照社會輿論去選,最好的不一定就是考生本人最需要的。在你填寫志願時必須先問問自己“我需要什麼學校”?
二問我能夠進什麼學校?
一方面不想去的學校千萬不要填,當然不可能去的學校也千萬不要填,適合自己的學校纔是最好的。
要學會評估自己的實力。近年來初三學生填報志願最大的問題是考生不顧個人實際情況,填報志願總是從重點高中到一般高中,然後是中職學校。實際上考生只有全面衡量自己的學業水平和各方面條件後,才能恰如其分地確定自己所能報考的學校。首先考生要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平時成績,預測本人的學習水平;其次要了解自己就讀的學校在區縣學校所處的位置以及近年來中考的情況;再次是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學校所處的位置,依照往年自己可以進什麼樣的學校。
三問我的興趣是什麼?
雖然不能說中考選擇了什麼學校就決定了以後的職業和發展方向,但對學生以後的發展畢竟有較大影響。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興趣。經常聽到一些考生抱怨:“爸爸根本不考慮我的感受、我的興趣,就是要我考重點高中。”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平時不是很瞭解,又缺少與子女的溝通,考前根本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卻替孩子做主報志願。理智的家長,應該尊重和支持孩子對未來的選擇,千萬不要喧賓奪主,以自己的興趣代替孩子的興趣,要求孩子填報自己喜歡而孩子根本不喜歡的學校。當然,作爲孩子也應該懂得父母的閱歷比較豐富,自己應多和父母溝通。
自己可以多和心理輔導老師溝通。現在本市大多數中小學都有心理輔導教師,他們能夠爲考生做一些興趣測試和選報志願的建議,特別是他們一般都能爲考生就興趣和職業等方面的問題做一些指導,相信對填報志願大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