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關注一種新型的毒品K粉。在重慶的一些迪廳和KTV包廂裏記者看到一些女孩正在拼命地搖頭,據在現場的觀察,有些人持續搖頭的時間長達一個小時以上,中間沒有一點停頓。這些女孩之所以會這麼瘋狂,是因爲她們吸食了一種名叫“K粉”的毒品。提起毒品,大家馬上聯想到的可能是海洛因、鴉片和搖頭丸等等,K粉是最近大家才聽到的新名詞。“K粉”究竟是什麼樣的呢?《經濟半小時》的記者在重慶做的調查
調查一:暗訪“K粉”吸食過程
在重慶市警方的周密安排下,晚上十點,記者跟隨警方人員來到位於沙坪壩的一家KTV歌城。一走進包廂,震耳欲聾的音樂便撲面而來。在這裏,除了迪曲的重低音,我們再也聽不清別的聲音。
在昏暗的包廂裏坐下不久,記者就注意到,身旁的兩位女子拿出什麼東西放進嘴裏,並就着啤酒吞服了下去。陪同我們進入包廂的警方人員告訴我們,她們吃下去的是搖頭丸。
幾分鐘以後,身邊的兩位女子象變戲法似的又捧出了一個玻璃盤子。在昏暗的燭光下,記者看到了裝在盤子裏的白色粉末。這時候我們意識到,今天晚上的重頭戲開始上演了。
一手端着盤子,一手捏着吸管,這是吸食K粉最“標準”的動作。吸管一頭放在鼻孔裏,一頭對準盤子裏隔成長條的白色粉末,一眨的功夫,一排粉末就從盤中消失了。儘管記者事前對吸食K粉的過程已經有所耳聞,但這些女孩動作的嫺熟程度,還是出乎記者的意料。
此時,包廂裏的音樂也越發地震撼人心,音樂在逐漸加快加重,加入吸食者行列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兩隻裝有白色粉末的玻璃盤,從最初的兩位女孩開始,在整個包廂裏來回傳遞着。短短半個小時時間,玻璃盤在十幾個人的手裏已經傳遞了幾個來回。
又過了大約半個小時,隨着一名女孩的一聲尖叫,包廂裏的氣氛開始異常地躁動起來。最先吸食K粉的那兩個女孩,此時已經走到了包廂的音響前,其中一個直接趴在了電視機上,隨着激烈的音樂,頭開始不停地搖晃起來。
在隨後的近兩個小時時間裏,包廂裏的人們除了偶爾停下來繼續吸食K粉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隨着音樂不停地搖頭,似乎一點都不覺得累。而始終在一旁觀察的記者,已經無法忍受這震耳欲聾的音樂,藉着接電話的理由,記者離開了這家歌城。
記者看到的這些吸毒女孩,看上去都很年輕,相信她們的父母和親人看到他們吸毒後的狀態,一定很疼心。那些裝在盤子裏的所謂“K粉”,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爲什麼會讓這些吸食者變得如此瘋狂呢?
調查:K粉調查背景:“K粉”及其危害性
在重慶市公安局毒品檢測中心,檢驗員帶領我們走進了毒品分析室。經過批准,檢驗員取出了警方過去收繳的毒品,爲我們看到了“K粉”的真面目。檢測中心的檢驗員告訴記者,“K粉它的化學名稱就是氯銨酮,就是外面吸食的毒品,就是氯銨酮的一種鹽酸鹽,這就比較容易吸收。因爲英文名前面有一個大寫的K,然後很多人叫它K粉,現在一般是歌廳舞廳,那裏面吃的都叫HI,“嗨藥”一般就是這個東西。”
“K粉”的化學名稱叫“氯胺酮”,其外觀爲純白色細結晶體,在醫學臨牀上一般作爲麻醉劑使用。2003年,公安部將其明確列入毒品範疇。K粉的吸食方式爲鼻吸或溶於飲料後飲用,能興奮心血管,吸食過量可致死,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賴性。K粉成癮後,在毒品作用下,吸食者會瘋狂搖頭,很容易搖斷頸椎;同時,瘋狂的搖擺還會造成心力、呼吸衰竭。吸食過量或長期吸食,可以對心、肺、神經都造成致命損傷,對中樞神經的損傷比冰毒還厲害。
據警方透露,截至2003年底,全國累計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105萬名,其中35歲以下的青少年佔72.2%。對於新型毒品“K粉”吸食人羣的數字,目前雖然沒有辦法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青少年仍然是“K粉”的主要消費羣體。
重慶市公安局禁毒總隊的民警介紹,吸食“K粉”的危害,不僅僅表現在對於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摧殘,在過量吸食之後,人還無法控制自己行爲,所以很容易引發一系列惡性的刑事案件。從2002年在重慶第一次破獲K粉案件之後,在歌舞娛樂場所吸食K粉的違法活動就一直被列入嚴厲打擊的範圍。
7月9日晚,重慶警方接到羣衆的舉報,在重慶市九龍坡區一家KTV歌城裏,有人在包廂內聚衆吸食“K粉”。這一情報引起了市、區兩級禁毒部門的高度重視,當晚,數名公安幹警被佈置到了抓捕現場,記者記錄了對這夥“K粉”吸食者的抓捕全過程。
調查二:警方突襲“K粉”一族
晚上10點,記者跟隨禁毒支隊偵察員來到了九龍坡區楊家坪的一條街道。根據羣衆舉報,在這家名叫“星月”的KTV歌城,有人正在包廂裏吸食“K粉”。爲了提前摸清情況,警方分別在歌城的前後門進行了觀察,並派偵察人員進入歌城,對每一個KTV包廂的分佈位置進行了探訪。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偵察,警方決定返回禁毒支隊,召集全隊幹警對這家歌城的內部情況進行分析,確定最終的抓捕方案。
一番周密部署之後,禁毒民警被分成了3個行動小組。凌晨1點鐘,抓捕行動正式開始。公安幹警分成兩組進入星月歌城,迅速地包圍了1102和1105兩個包廂。
當偵察人員衝進1012包廂的時候,裏面震耳欲聾的音樂還沒有來得及關上,10餘名正在搖頭的男女顯然還有反應過來。而在包廂內的茶几上,警方發現了一個裝有白色粉末的果盤,果盤的四周散落着大量的吸管。經鑑定,盤子裏的粉末就是新型毒品“K粉”。
凌晨1點30分,抓捕行動結束。據警方透露,這次行動共抓獲涉嫌吸食K粉的人員11名,其中女性7名。在連夜突審的過程中警方發現,吸食“K粉”的女孩中,最大的23歲,而最小的兩人居然只有16歲!這個名叫小方(化名)的女孩,看上去還有些稚氣未脫,她告訴我們,有一次吸食K粉過量之後非常難受,出現了頭暈的症狀。小方告訴記者,“吸完K粉後,舒服,有飄的感覺。”而她的母親,並不知道她在吸食毒品K粉。
同樣只有16歲的還有這個名叫小林(化名)的女孩,不過與前一個女孩相比,小林看上去老練了很多。她告訴記者,第一次吸食K粉是在今年的1月份,而總共吸過多少次,她自己也記不清了。小林說,“每次吸的K粉都是朋友拿的,100元錢1克。每個場子都有,那些坐在大廳沙發上面的,都是賣藥的。”
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的吸毒者都認爲,吸食K粉並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傷害,而這個16歲的少女甚至天真的告訴記者,等這次出去以後,她還會繼續吸。小林說,“找一個更安全的場子,星月不是個安全的地方,被抓不是一次了。”當記者問其爲什麼還會繼續吸時。小林的回答讓記者感到驚訝。小林表示,“因爲我周圍的人全部都要吸,就你一個人不吸,顯示你很清高。”
年僅16歲的吸毒少女十分幼稚的回答,讓辦案人員哭笑不得。而事實上對“K粉”吸食者的處罰,也是禁毒部門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素有“緝毒神探”之稱的九龍坡區禁毒支隊案件偵查組組長翁慶誠,在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就用了“氾濫”兩個字來形容目前K粉的傳播趨勢。翁慶誠說,“現在事實如此,K粉已經在逐步氾濫。”
在翁慶誠看來,“風險低、利潤高”,是新型毒品K粉短時間內迅速蔓延的最主要原因。翁慶誠告訴記者,“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販賣K粉的價格在我們重慶市目前的市場價格是150,160,170,180,價格不等,跟市場上的海洛因的價格基本上是一致的,甚至有時比海洛因還高,但是如果說販賣10克海洛因可能被判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那麼從目前我們國家的法律來看,真正販賣10克K粉可能處理起來,就比較困難或者處理起來相當輕。”
公安禁毒部門告訴記者,目前在處理K粉案件中,有一個難點,根據《刑法》的規定,非法持有10克海洛因,可以追究刑事責任。而目前K粉雖已被定性爲毒品,但持有多少克K粉應處以什麼樣的刑罰,目前法律都沒有規定。但這個難點並不能阻止打擊毒品的行動,禁毒的歷史上,販毒集團一直用新型毒品和新的販毒方式,來企圖逃避法律機關的懲罰,這種鬥爭在禁毒過程中,是由來已久的。
對於這一兩年出現的新型毒品K粉,今年6月剛剛結束的全國禁毒工作會議上明確了態度,今年緝毒執法部門將不間斷地對歌舞娛樂場所吸販K粉開展打擊工作。主管部門表示,任何毒品,無論毒性的輕重,公安機關都不會放過。
重慶禁毒總隊的民警介紹,抓吸毒人員容易,但真正要抓捕的是那些背後的毒犯,記者在重慶採訪期間,重慶市綦江縣公安禁毒大隊傳來消息,一個販賣“K粉”的毒犯剛剛在綦江縣落網。記者趕往了綦江縣進行了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