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群羊在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遺址內吃草。牆頭殘存的電網和崗樓,顯示出過去這裡不同尋常的神秘地位 |
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遺址(俗稱原子城)曾經為祖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象征。然而近日記者到原子城采訪時,滿眼看到的卻是枯草萋萋,殘垣斷壁,廠房裡到處是瓦礫雜物,牛屎羊糞,讓人很難將它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聯系在一起,只有一些蟻堡式的建築和保護完整的專用公路、鐵路在高原默默地訴說曾經為中國研制成功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輝煌。
昔日輝煌今難覓
『原子城』位於青海湖北岸海拔3400多米的金銀灘草原。作為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前,這裡禁區面積達1170平方公裡。1958年,在以毛澤東和周恩來為首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決策和領導下,來自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工人和人民解放軍、警衛部隊指戰員,在這塊1170平方公裡的神秘禁區內,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試驗和生產基地——221廠。在此後的30多年裡,科技人員攻克了原子彈、氫彈尖端科學技術的種種難關,成功地實現了核工業武器化過程,先後研制成功了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顆氫彈,並生產出多種型號戰略核武器,壯了國威、軍威。
1987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撤銷這座代號『221』的核工廠以體現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一貫主張。
作為世界第一個退役的核武器基地,為實現永久性開放,經多方專家調查論證,政府制定了周密穩妥的環境治理方案。在對每一處設施進行治理前後,均用儀器檢測對比,最終使環境接近或達到原有水平,同時對放射性污染物實施了特殊處理,整個治理工程花費達30多億元人民幣。
1993年7月,基地環境治理通過國家驗收符合國家環保法規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將州府遷入這裡並將基地重新命名為『西海鎮』,在全世界開創了核武器研制基地化劍為犁的先例。
現在,基地內有張愛萍將軍題寫碑名的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紀念碑;有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張愛萍、兩彈元勛和科學家王淦昌、朱光亞、鄧稼先、周光召等居住過的『將軍樓』及建廠初期蘇聯專家居住過的『黃樓』;有周恩來、朱德、胡耀邦、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留下的珍貴歷史足跡;有當年視為禁中之禁的辦公樓、科研樓、科技樓;有建於1964年面積為5500平方米在當時西北地區堪稱一流的影劇院;有第一顆原子彈啟運上車的『上星站』;有30多年如一日保衛禁區安全的『六號崗』;有基地第一批人員駐紮過的『三頂帳房』遺址;有1966年進行全彈爆轟試驗場;有代表核設施處理成就的『亞洲第一坑』和『核退役工程紀念碑』及掩護基地30多年的同寶牧場。現在,這裡已成為青海省確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在200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年是我國首次核試驗爆炸成功40周年,記者再次來到這個曾創造了輝煌的退役原子城時看到的卻是處處殘垣斷壁,遍地羊糞牛屎,很難想像這裡就是中國研制成功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地方。
在原核武器總裝車間——二分廠,記者看到鐵門緊鎖,門裡的一條大狗見到陌生人叫個不停。院子裡,雜亂地堆放了一些建築材料。不遠處的草場上,上百只牛羊在悠閑地吃著草。
好不容易喚來開門人,走進院內,首先看到的是門口的大道旁矗立的一幅大鐵皮牌,上面的圖案雖已褪色,但仍可以辨認出是提醒女同志工作時不要留長發、穿高跟鞋等內容。院中有一座裝有電梯的大樓,看似是當年的科技辦公樓之類,這棟樓牆皮多已坍塌脫落,樓內走廊電梯均被瓦礫雜物遮蓋,破亂不已。在一些辦公室的門上,還能看到當年貼上去的保密守則和規章制度。
在一個牛糞嗆鼻的吊裝車間裡,懸在空中的天車的骨架基本完好,很多過去的電器部件和寫有『小心觸電』字樣的警示牌等物品埋沒在牛羊糞便中的。在一些房間內,還散落著過去試驗用的玻璃器皿和收藏櫃。這裡的看門人講,他們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建設局派來守護廠房的,由於工資較低,為維持生活,只好利廠內的草場養一些牛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是二分廠,當年核基地退役後留下的多數廠房都已遭到破壞,或是牛羊滿圈,或是破落不堪。在過去的七分廠,基地留下部分廠房已被改建成一座藏式賓館。而廠內的草場也已成為養鹿場,放養著60多頭鹿。養鹿工人常學義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已有5個年頭了,整個廠區共有1300畝草場,地勢開闊,適合養鹿。周圍放牧的也都是附近的農牧民。
常學義說,過去的廠房很多都遭到了嚴重破壞,鋼窗,鐵管都被人拿走賣廢鐵了,就連文物部門立起的保護牌也被人偷走了。
保護不力誰之過
|
| 過去設施完好的生產車間,如今門窗被人全部扒淨,地上磁磚全部被撬走,一片狼籍 |
提起原子城慘遭破壞的情景,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一位乾部痛心不已。他說,在原子城准備退役的時候,有關部門原計劃將全部建築設施摧毀,後經青海省政府的多次呼吁,國務院的批准移交地方政府和平利用。但在原221廠撤出之後和海北州州府遷來之前,這裡一度成為一座無人看守的『空城』,一些牧民、精明的商人和一些工作人員趁機湧入,盜拆鋼鐵、木材、磚瓦等,使原子城遭受了一次慘烈的破壞,一個個分廠變得面目全非。州府遷來後原子城的破壞基本得到控制,一些廠房被利用起來建了一些高耗能型的企業,現在這些企業不是經濟效益不好就是污染環境多已停產,生活區成了州委、政府辦公和生活的區域。海北州因財力有限和未加強管理,保護流於『鐵門掛鎖』和管理者『放羊養牛』的形式,使原子城沒有得到真正的保護和合理開發,成了現在一片荒蕪破敗、殘垣斷壁的現狀。
據海北州委秘書長周正介紹,自1993年州府搬遷至西海鎮以來,海北州委、州政府在保護和管理好基地遺址的前提下,確立了保護和開發利用相結合,把西海鎮建設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革命遺址保護和旅游業發展為一體的現代高原新城的建設思路。在確保重點文物遺址安全的前提下,先後投資4億多元對西海鎮水、電、暖以及道路等基礎設施、文物旅游景點進行建設,進一步提昇了城鎮綜合功能,並有計劃、有限度的把基地紀念碑、爆轟試驗場等開闢為旅游景點,建成原子城展廳並對外開發;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籌資210萬元對『黃樓』、『將軍樓』等36幢臨街樓面進行整修,使重點文物遺址得到有效保護。為了進一步加強基地遺址的保護工作,開發利用基地文物資源,委托陝西古建築研究所對基地文物遺址進行了全面規劃,制定遺址掛牌保護方案,目前遺址掛牌工作已基本完成。但由於保護范圍比較大,州裡人力財力有限,因此保護工作的確還存在一些問題。
海北州文化局局長馬晏說,2001年國務院確定原子城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以來,按照有關規定,他們也在進行全方位的保護,但是現在的最大的的困難就是資金不足、城鎮建設和文物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由於海北州政府搬遷在前,原子城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後,中間相隔七八年時間,政府搬遷過來以後,州上雖采取保護和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城鎮建設,但是對利用工作抓得比較緊,保護工作卻沒提上當時的議事日程。當時將很多保護地點周圍的草場都承包給了牧民,一些廠房也分給了州裡各單位,加上文物保護區面積大、自然環境差,保護經費不足,管理跟不上等原因,致使原子城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
海北州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員丁向英說,原子城整個舊址的面積有570平方公裡,范圍比較大,而她們局只有6個人,遠遠滿足不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要求。因此,纔沒有把廠房裡面的牛羊趕出來,沒有根據文物法有關規定嚴格保護。
她說:『破壞的程度這麼大,我們感到惋惜,也很無奈。我們很想把這個工作乾好,保護的設想我們曾經也寫過做過,但由於缺乏資金最後還是紙上談兵。』
亡羊補牢尚未晚
在采訪中,很多人都對原子城目前的狀況表示惋惜,他們認為,原國營221廠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曾經為祖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如今,它圓滿地完成了它肩負的歷史使命,是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象征,也是新時期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它的保護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青海省政府聘請的旅游專家孫平考察後曾說,原子城遺址是世界上第一個退役的核武器研制基地,這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全中國絕無僅有。原子城的神秘色彩必將使這裡成為青海乃至中國的旅游王牌景點,同時為國人揚眉吐氣的輝煌歷史也是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這樣的頂極旅游資源一定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開發,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孫平建議首先要停止一切破壞現有設施的行為,將原子城遺址保護起來,在原子城不宜搞一些有污染沒效益的資源、化工型企業,而應以旅游這個生態型產業為重點,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建築和一些設施,搜集一些有價值的物品,在每個分廠設一處展廳,部分展示那個時代的工作場景或曾經使用的物品。如果再能購進一些電瓶車,帶著游客到各分廠探秘觀光,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就更好了。這樣的開發花錢不多,而且有利於保護草原的生態,促進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同時,原子城的開發又豐富了青海湖旅游區的項目,游人除了體味高原湖泊的自然風光和鳥島觀鳥以外,還可以到湖北岸的原子城探秘,感受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全國十屆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州人大副主任纔福旦在今年兩會期間的提案中也提出對原子城加以保護,將其列入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纔福旦在提案說,今年是我國首次核試驗爆炸成功40周年,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在這裡研制成功,為新中國揚了國威、壯了軍威,在新中國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華民族崛起的重要支點,也是我國尖端國防技術得到重大突破的重要標志,因此具有較高的歷史鑒證價值。保護好原子城,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為了加強對原子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保護與建設,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功能,我們請求中宣部將原子城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據了解,目前,纔福旦的提案已引起了中宣部的高度重視,表示要支持原子城的保護,而海北州政府也正在采取積極措施加強保護力度。
海北州委秘書長周正說,海北州政府已決定,在遺址較位集中的路段不再批地建房,過去為美化城鎮,一些沿街房屋被貼上了瓷磚,現在已全部去除,恢復原貌。同時政府也已開始搜集有關遺存資料和物品的工作,爭取向有關部門的尋求資金、技術和開發幫助,合理規劃旅游開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有關領導也表示願意提供過去的一些資料和物品進行展出,以支持原子城的保護與開發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