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將於9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主辦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首次主辦的國際性政黨會議。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會議組委會副主任兼祕書長王家瑞11日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來說,主辦這次會議意義重大。
記者:王部長,請您首先介紹一下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和本屆會議的基本情況。
王家瑞: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始於2000年。自創辦以來,先後於2000年9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和2002年11月在泰國曼谷召開了兩屆會議。會議以“協商、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爲主旋律,爲促進亞洲各國政黨的相互交流,增加共識、理解與信任,改善亞洲國家雙邊關係,促進亞洲區域合作發揮了獨特作用。中國共產黨派代表參加了前兩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併爲會議的成功召開做出了積極貢獻。根據亞洲一些國家政黨的要求和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常委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決定主辦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
本屆會議將於9月3日至5日在北京召開。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將出席會議。預計將有30多個國家的80多個政黨派代表與會,代表中包括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議會的領導人,因爲他們本身也是政黨的領袖。
記者:王部長,這次會議的主題和目標是什麼?
王家瑞:這次會議的主題是“交流、合作、發展”,三個議題分別是“地區安全與多邊合作、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本屆會議確立這樣一個主題,既與前兩屆會議“協商、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主題一脈相承,又與方興未艾的亞洲區域合作的潮流相適應,同時也符合我們黨和國家關於推進亞洲區域合作的各項主張。從現在來看,各方對我們所確定的主題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至於本屆會議的目標,我想就是要通過多邊對話這種形式,使亞洲各國政黨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廣泛、深入地交換意見,努力達成共識,並通過政黨合作的渠道來促進亞洲區域合作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當然,本屆會議由我們黨來主辦,這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使各國朋友瞭解我們黨和國家實際情況的好機會。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會議,增進各國政黨朋友對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主張、執政理念以及我國“與鄰爲善、以鄰爲伴”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方針的瞭解和理解。我們認爲,辦好這樣一個會議,不僅有利於推動亞洲國家政黨之間的瞭解與合作,也有利於推動亞洲國家發展區域合作,同時也有利於推動我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全方位、多層次地向前發展。所以我們說,辦好本屆會議意義重大。
記者:王部長,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要主辦這次會議?
王家瑞: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講一講亞洲政黨政治發展的新特點。近年來,伴隨着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各國政黨求同存異、尋求合作的願望越來越強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應運而生。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的顯著特點就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也不搞政黨間的結盟。它是一個交流和對話的平臺,是一個開放式的論壇。與會各方超越意識形態差異,相互尊重,不搞爭論,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開展多邊對話與合作,在亞洲各國政黨之間架起一座溝通與合作的橋樑。從前兩屆會議的效果看,會議對亞洲各國政黨增進了解、加強雙邊交往、推動區域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說,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既順應了新形勢發展的需要,也反映了各國政黨的共同願望。而這也與中國共產黨開展對外交往的總目標相一致。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我們黨自改革開放以來,始終遵循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黨際交往原則,同世界各國政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目前我們黨已經與世界上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政黨和組織建立和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聯繫。與亞洲各國政黨的交往始終是我們黨對外工作的重點,這種交往與合作爲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之間國家關係的發展,增進人民之間的友誼,促進亞洲區域合作做出了積極貢獻。這種廣泛的交往受到了亞洲各國政黨和人民的充分肯定和熱烈歡迎。因此,主辦本屆會議,不僅反映了我們黨推動亞洲區域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真誠願望,也爲我們黨在這方面做出更加積極的努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
記者:王部長,目前會議的籌備情況如何?
王家瑞:我們黨高度重視這次會議,專門成立了會議組織委員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同志擔任名譽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擔任主任。現在,組委會各成員單位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抓緊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目前,各國政黨參會的報名工作也已接近尾聲。從反饋的情況看,本屆會議的規模預計會超過前兩屆。我們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有關部門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我們黨與亞洲各國政黨的共同努力,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一定能夠開成一個開放的、平等的、合作的和建設性的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