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金秋九月,天津臨港工業區通過國務院海域使用審批權,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化工產業發展規劃,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重點建設項目。這意味着一座現代化工業新城即將在渤海灣畔崛起。
中期目標圍海造地21.66平方公里
臨港工業是指以臨海、近港爲核心,以企業集羣、成片開發爲基礎,以外向化、大型化爲典型特徵的一種高投入、大產出的產業組織體系,是工業化加速期典型的經濟組織形態。作爲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塘沽聚集了化工、製鹽、海洋石油及造船基地等大企業,有全國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天津鹼廠、全國最大的鹽業基地;有建於1880年的北洋水師大沽船塢遺址和中國化學工業的搖籃“黃海學社”遺址等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工業歷史文物,具備開發海洋工業、旅遊經濟的良好條件。
塘沽區在開發建設臨港工業的基礎上,制定了中、遠期開發建設計劃。其中,中期的發展目標爲投資120億元,圍海造地21.66平方公里,並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利用5至10年的時間,以圍海造地爲依託,以煉化項目爲龍頭,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精細化工、造船工業爲主導產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爲拓展方向,把臨港工業區建成具有世界級規模、現代化水平、國際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國家級石化基地和工業園區。到2010年,力爭使臨港工業區的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以上,GDP達到300億元以上,2010年後稅收逐步達到100億元,實現建設一個“海上化工新城”的目標,使臨港工業區成爲天津新的經濟增長點。
遠期規劃建設國家原油儲備基地
瞄準高目標,進軍世界級,臨港工業區遠期規劃開發規模79平方公里,建設世界級的現代化學工業區,從2005年至2015年,以渤化集團、韓國LG公司建設大型氯乙烯(VCM)單體和聚氯乙烯等中下游產業項目爲契機,建設百萬噸級聚氯乙烯生產基地。逐步向上游石化龍頭產業延伸,建設第二套百萬噸級乙烯及加工重質原油1500萬噸煉油裝置,建設國家原油儲備基地。最終形成以乙烯爲龍頭的石油化工,以鹽化工、氯鹼化工爲代表的海洋化工及其下游衍生品的材料化工、精細化工共同聯合形成的化工產業集羣。同時要建設現代化修造船基地及大型港口機械加工裝配基地和臨海其他關聯型產業聚集區,還將增加新產業研發區、港灣旅遊活動區及相關物流產業功能。同時作爲港灣工程、填海造陸工程的試驗研究基地。
可以展望,隨着一批國際國內大型石化企業和行業機構投資項目在塘沽臨港工業區簽約、建設和投產,經過10年左右時間的努力,一個世界級的化工基地必將崛起在渤海灣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