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應用航天誘變育種技術選育出的首批太空蔬菜品種,如今正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家。目前,“太空蔬菜”已經開始在全國大面積種植,其中“太空蕃茄”已累計推廣了3萬餘畝,“太空青椒”的累計推廣面積則已突破20萬畝。
選育出中國首批太空蔬菜品種的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是國內首批進行衛星搭載、開展航天誘變育種的科研單位。從1987年中國發射第一顆返地式衛星起,黑龍江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先後進行了7次衛星搭載試驗,並於2000年和2002年分別育成“宇蕃一號”蕃茄新品種和“宇椒一號”青椒新品種,成爲國內首批育成的太空蔬菜品種。
黑龍江省農科院園藝分院研究員郭亞華介紹說,航天誘變育種技術就是利用太空高真空、強輻射、微重力的特殊環境條件,使作物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多類型的變異。種子隨衛星返回後,科學家通過地面篩選和分子檢測,選擇其中質佳、豐產、抗病性強的類型爲選育目標,再經過異地試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最後審定命名新品種。
據介紹,“宇蕃一號”的突出特點是果大、色美、味甜,富含維生素C和糖,單果重量爲250至800克。“宇椒一號”的特點是果大、口味甜脆、抗病、豐產,單果重量爲200至400克,目前,這兩個品種已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推廣種植。
郭亞華說,通過航天誘變育種可以有效提高傳統蔬菜作物的品質。經檢測,“宇蕃一號”的貯存期可達20天,比一般品種延長一週,“宇椒一號”的維生素C等物質含量可以提高20%以上。同時,太空蔬菜品種的熟期提前、產量提高,同等條件可比當地主栽品種提高產量15%至20%。
目前,黑龍江省農科院正在進行黃瓜和茄子的航天誘變育種試驗,同時準備將航天誘變育種技術與常規育種技術結合起來,培育雜交品種,爭取進一步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