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做好生態移民工作,河北省提出了遵循自覺自願的原則,以就近安置為主,小村移入大村、自然村移入主村、山上移到山下、山裡移到山外等安置辦法,鼓勵移民投親靠友,自主安置。但並非自覺自願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從坐鎮省政府指揮移民大軍的發改委領導,到被稱為承擔移民任務第一責任人的各縣縣長,甚至再到直接負責進到各家各戶征求意見的村支書,在自覺自願之外,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艱難。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辦公室
移民涉及14個部門
隸屬於河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辦公室的張偉直言不諱:『生態移民究竟應該怎麼移,移出去後又怎麼安置,不僅僅是生態環境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他列舉了移民工程所涉及到的相關工作及部門,主要包括各縣計劃與統計局、扶貧辦、電力、電信、交通、水利、公安、財政、民政、教育、衛生、林業、土地、畜牧等,竟牽涉14個部門之多,並且由於涉及的范圍廣、人數多、時間長,由此而產生的各種問題也就格外多。
尚義縣計劃與統計局副局長
錢不到位無法蓋房
從省市一級到直接承擔移民任務的各縣,困難就變得具體了。尚義縣計劃與統計局副局長周佔軍抱怨道:『省裡2002年的任務是和2003年一起下的,一直到今年我們累計要完成2383人的移民任務,涉及到12個鄉鎮和3個林牧場的26個自然村。時間緊啊,當年的任務想當年完成是根本不可能的,都堆到一起了。就這樣,還是有很多確實有移民需要的農牧民無法被安置到移民計劃中,因為省裡批的人數往往要少於縣裡報的人數,而且錢也不能一次到位,每人5000塊錢,連蓋房都不夠。』
八道溝鎮東水村村支書
土地分配需要時間
而最為錢發愁的還是八道溝鎮的黨委書記張虎和東水村的村支書喬明,『我們這些基層的農村乾部是要直接面對移民的,而錢的問題則是讓我們最無法面對他們的原因之一。』村裡曾答應給各戶統一蓋房,但縣裡的資金至今只下撥了80%。
喬明說:『我們答應給每家裝修一間房,已經是最大限度了。』而張虎最擔心的則是:『希望工程能通過驗收,另外那20%的資金能及時到位,否則我們就要無限期地拖欠供貨商的料錢和村民的工錢了。』
而移民最關心的土地問題,即如何纔能從接收村爭取到土地分給新遷入的移民,則成了困擾著所有規劃者與實施者的難題。張虎說:『很多時候村民不理解,為什麼當初答應得好好的,現在卻不給分地,可實施起來確實有太多的困難了,我們需要時間。』
此時此刻,在尚義和豐寧,上千移民正散落在大山中的村村鎮鎮裡,被移民產生的諸多問題所困擾。雖然這僅僅是河北省此次大規模生態移民工程的一個片段,不能代表整體,但移民過程中所凸現的種種問題,如缺乏科學規劃、移民安置補償低、牧民改行擇業空間小等,依然時刻如利刃高懸,值得引起當事者深刻的反思與時刻的警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