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日前專訪了即將離任的現任伊拉克駐華臨時代辦、公使銜參贊塔拉爾。
塔拉爾在中國已經生活了四年,是由薩達姆政府委派的駐華公使銜參贊,他經歷了伊拉克前政府和新政府的更替變遷,在薩達姆下臺後一直擔任駐華臨時代辦,9月結束中國任期前往歐洲。
塔拉爾稱,今年9月份,新一任伊拉克駐華大使莫哈密德·賽伯(音譯)將抵達中國,開始在中國的大使任期。據稱該大使此前曾因在某些政策上與薩達姆持相反意見而被驅逐出伊拉克,在外國流亡多年,直到臨時政府成立之後纔回到伊拉克外交部工作,後被指派爲新一任伊拉克駐華大使。
此前在伊拉克戰亂時期一直任臨時代辦的塔拉爾·阿爾克霍戴利將在新任大使抵京之後,前往伊拉克駐歐洲一個國家的使館工作。
雖然薩達姆下臺已經有一年多了,但這位由薩達姆政府派駐的駐華公使銜參贊的離任,從某種意義上講,才真正意味着“薩達姆時代”在中國的終結。
伊拉克駐華使館之記者親歷:大廳不見薩達姆畫像
據塔拉爾說,包括公使塔拉爾自己在內的所有使館官員都是由薩達姆政府任命的,而如今前政府的倒臺,加上新任“反薩”大使的來臨,這些過去一直爲薩達姆政府效力的官員如何轉換自己的角色,在新政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頗爲引人關注。本報記者應塔拉爾公使邀請,在其即將離任之際赴伊拉克使館進行獨家專訪。
下午四點多鐘記者到達位於三里屯使館區的伊拉克使館,採訪工作在一樓會客大廳進行,偌大的辦公樓裏沒有幾個人在辦公。一樓大廳裏沒有看到薩達姆的畫像。據塔拉爾說,在美對伊發動戰爭前,伊拉克在各個國家的大使館內的明顯位置都會懸掛着薩達姆的畫像。塔拉爾公使說,目前伊拉克使館內總共只有四名伊拉克官員,包括三祕,會計,商務參贊以及塔拉爾公使自己,他說他們在中國的外交工作曾一度因爲國內戰亂而受到嚴重影響。
塔拉爾說他在中國的四年時間裏度過了非常美好的時光,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和各民族多樣化的風土人情,以及中國人積極進取,熱愛和平的良好品德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塔拉爾輕鬆幽默地說,這也是他爲什麼要一直“賴”在這裏不走的原因。
伊拉克駐華使館之景鏈接:最近三任駐華大使
穆瓦法克·馬哈茂德·賈西姆·阿尼2003年1月11日抵達北京,並於1月27日向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遞交了國書,正式開始其在伊拉克的大使任期。然而就在穆瓦法克上任還不到兩個月的時候,美國就向伊拉克發動了“倒薩”戰爭。
穆瓦法克上演了一幕“劫持”伊拉克駐華使館的鬧劇,在將自己禁閉了近兩個月後,逃離使館,隨後便不知去向。
烏薩邁·巴德爾丁·馬哈茂德2000年10月23日被提名爲駐華大使,2001年3月20日向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遞交了國書,正式開始其在伊拉克的大使任期。不到兩年後,他就結束其在中國的任期回到伊拉克。烏薩邁1946年3月14日生於伊拉克摩蘇爾省。獲國際關係學碩士學位。先後任駐芬蘭使館二祕、駐阿爾及利亞使館二祕、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一祕、駐俄羅斯使館公使等職務,1998年8月起任伊外交部國際司司長(大使銜)。
巴薩姆·庫巴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任伊拉克駐中國大使,幾年後回國,在中國出任大使前他曾擔任伊拉克常駐聯合國臨時代表。
伊戰後伊拉克臨時政府成立,他在臨時政府外交部中擔任負責法律事務的副部長,是部裏資格最老的外交官。2003年6月12日,他在巴格達前往上班的路上遭暗殺身亡,成爲新臨時政府6月1日成立以來第一位遇襲身亡的政府高官。
伊拉克駐華使館之現任代辦:被調離正當“好時候”
塔拉爾在中國從事外交工作長達四年之久,從初到駐華使館工作之時起,他就一直擔任公使銜參贊(一個僅次於大使而高於其他參贊的職位),在伊拉克國內戰亂的時候,他一直負責管理整個伊駐華使館,此前他曾被視爲下任駐華大使的最佳人選,而目前在伊拉克逐漸恢復外交工作的時候,他卻恰恰被調離中國。塔拉爾說,由誰來擔任下一任大使必須經過伊拉克政府的官方選舉協商和正式委派,而且伊拉克政府也規定每一個駐外工作的外交使節在每個國家工作的時間最長不超過四年,而他已經在中國工作了四年時間,所以不得不被派往其他國家。此前有消息稱塔拉爾將被派往歐洲。
塔拉爾告訴記者,伊拉克駐華前任大使穆瓦法克伊戰後被美國指控爲支持薩達姆的“恐怖分子”,由於擔心遭到驅逐,穆瓦法克曾用武器強行佔領伊拉克使館,並以粗暴的行徑阻止其他使館人員入內工作,致使伊拉克使館工作一度陷入混亂。他原本想把伊拉克駐華使館的錢財全部捲走,由於遭到所有使館人員的強烈反對而沒有得逞。在使館辦公樓裏禁閉了數個月後,走投無路的穆瓦法克悄悄離開了使館,隨後不久就離開了中國。
伊拉克駐華使館之運作經費:臨時政府撥款更多
伊拉克國內戰亂期間,其駐華大使館如何維持館內工作,當時主要的財政經費從何而來?塔拉爾說:“在那段時間伊拉克駐華使館確實經歷了他來到中國以來最爲艱難的時期,當時連國內政府機構的工作都沒辦法正常運行,加上前任大使對使館的侵佔劫持,當時的工作確實一度陷入僵局,由於所有其他的使館人員齊心協力,使館工作才得以很快恢復。中國政府當時給予伊拉克使館很大的支持,在這裏我要感謝中國政府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塔拉爾說:“目前使館運作的經費主要靠臨時政府撥款,新政府給我們的撥款實際上比以前多。”
伊拉克駐華使館之內幕消息:新大使曾因反薩流亡
伊拉克戰爭後,隨着薩達姆的下臺,許多過去的達官顯貴失去原有地位,像公使塔拉爾這樣前政府任命的官員此時此刻多少會面臨辭舊迎新的“尷尬”處境,那麼,他對薩達姆,對發動對伊戰爭的美國,以及即將上任的新駐華大使是如何評價的?
塔拉爾表情複雜地說:“過去的已經成爲歷史,我不想過多地評論已經成爲過去的事,我想說的是我們從過去的失敗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訓,前政府在一些政策上做出過某些錯誤決定,忽視了伊拉克人民需要民主、和平與自由。而戰爭之後,雖然伊拉克國內在一段時間內會處於不穩定的局勢,但我相信很快就會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伊拉克人民也會很快重獲民主和自由,事實上我們國內的許多大型基礎設施已經開始恢復重建了。”
對於新大使莫哈密德·賽伯的評價,塔拉爾說他過去曾因在某些政策上和薩達姆意見相左而被驅逐出伊拉克,後來在國外流亡多年,直到臨時政府成立之後他才得以重返家園。他在政府外交部工作了數月之後,臨時政府開始向四十四個國家重新指派駐外使節,他被任命爲伊拉克駐中國新任大使。塔拉爾說臨時政府非常重視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所以他相信新任大使一定是最適合、最優秀的人選。與他一起赴京工作的還有另一名政務參贊。
在結束本報記者的訪談之前,塔拉爾說他在中國最大的收穫就是交了很多忠實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