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昨天是中秋節,月餅本是這個節日裏不可缺少的“主角兒”,不論是走親訪友,還是團圓家宴,總要有月餅纔算是過中秋。可是,今年天津人過中秋對月餅的寵愛已經減去了幾分。因爲連年的“月餅大戰”使月餅的價格越“戰”越高,包裝越“戰”越花哨,而“真實內容”卻越來越少,這種情況讓消費者對月餅市場失去了興趣,人們已經改變了自己過節的方式,把月餅當成了點綴的“配角兒”。
禮盒之中月餅是陪襯
“現在送月餅到底送的是什麼?”這成了很多消費者質疑的問題。月餅禮盒裏的“搭配產品”價格昂貴,茶、酒、金銀餐具、珠寶、海鮮、補品等,甚至是車鑰匙、房鑰匙———月餅盒裏無所不有,月餅的價值不過是其中的幾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再加上現在月餅盒的考究,也遠遠超過了月餅本身的身價。很多月餅是用紅木盒、貴重金屬盒包裝,業內人士稱:這種包裝的成本是月餅本身的3到4倍,有的達到10倍以上。在這樣的“豪宅”裏,月餅已不能稱爲主角了。選擇月餅作爲禮品的人們給對方送的本意也並不在月餅上,月餅只是被當成“陪嫁”捎過去的。
月餅只是節日的點綴
昨天,記者在一些月餅銷售點看到,顧客大多手裏拿着“兌換券”來“取”月餅,自己掏錢買的並不多。很多人說,現在月餅就是單位裏發的一種“福利”,餐桌上的一種點綴,爲的是應這個景,也體現一種文化,但是,誰都吃不多。有的家庭吃月餅時一人一角兒就夠了。所以,大量購買的個人實在不多。而更多的消費者對月餅華而不實的過度包裝,缺少創新的口味不滿意。
月餅地位已經被替代
中秋節送月餅的傳統正悄悄被打破,很多市民開始熱衷於送新鮮的水產品、紅酒、鮮花、保健品、茶葉、水果等。很多市民覺得送這些東西更實惠。今年最流行的中秋節禮品就是水產品,愛吃鮮魚活蟹的天津人覺得拎一袋魚蝦螃蟹送親友比幾百塊錢買六七塊包裝精美的月餅實惠得多了。今年市場各種水產品也異常豐富,鮮活的魚、蝦、蟹已達近百個品種而價格比往年同期還略有下降,這更刺激了人們的購買慾望。王頂堤水產批發市場每天流動顧客猛增到四五萬人次,每天上市水產品達到100萬公斤以上。
除了水產品,其他實用性更強的食品、飲品也正在取代月餅的主導地位。這幾天一些老字號茶莊的茶葉日銷售額都能接近2萬元。而本市鮮花市場上各種鮮花、盆花也是銷量大增。
觀點
雖然月餅不再佔據中秋節的“統治地位”,但作爲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食品,倘若沒有了它,大家肯定還是會彆扭。如今,越來越多的“傳統”接受着衝擊,我們應該做的,是儘快幫助“傳統”適應“變化”,達到和諧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