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據《北京青年報》報道,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國,全球約70%的玩具產自中國。但據中國玩具協會有關人士透露,由於長期以來玩具生產門檻過低,未經註冊的非正規玩具企業很多。針對此情況,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並實施了《國家玩具技術安全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對粗劣玩具加以限制,未達到新制定的技術安全標準的兒童玩具將不允許出廠。
中國玩具協會有關人士表示,新出臺的《規範》並沒有擡高技術門檻,所以,只要原來能順利進入國內大商場銷售的玩具,通常來講都不會遇到什麼問題,主要受衝擊的將是那些“地攤貨”。
據調查,27%的人正是出於安全角度考慮,會在正規商場和超市內購買玩具。但仍有39%的人表示會到批發市場和地攤上購買玩具,因爲“種類多,價格優”。當被問及是否爲孩子的健康、安全考慮時,不少人不以爲然。可見,《規範》的實施不僅需要玩具廠家的自覺、有關部門的監督,天津市民的意識也需要增強。
《規範》中要求,玩具的包裝上都必須加貼安全標識,如適合兒童的年齡段、使用注意事項及原料類別等。
但調查顯示,只有佔22%的被調查者表示對玩具需要達到的技術安全標準比較瞭解,知道玩具出廠前需要達到相應標準。高達78%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並不知道相關玩具技術安全標準的出臺,也不清楚該安全標準對玩具的哪幾方面加以限制。
《規範》嚴格區分了不同年齡段兒童適合玩耍的玩具標準,要求廠商在醒目地方張貼年齡警告圖標。尤其是對一些玩具因性能、尺寸和特徵等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廠商必須在玩具上標註“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安全標識,並說明可能會發生的危險。
據調查,54%的被調查者認爲“強制實行年齡分級”十分必要,這樣在選購玩具時可以根據標識確定該玩具面向的年齡層次,更安全、更有針對性。37%的人則認爲“沒有必要”,因爲時下的玩具種類繁多,該規定實行起來過於繁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