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一般人的理解來看,從事廉政教育是黨員幹部的事。但是,記者昨日從海鹽縣有關部門瞭解到,該縣紀委、教育局在本週聯合出臺有關規定,從今年12月份開始,在全縣5萬餘名中小學生中開展廉政教育。把“誠信崇廉”有關內容納入學校德育教學體系,據悉,這在我省尚屬首創。
用廉潔教育消除“賄選”
海鹽縣教育局普教科副科長王國翼是本次活動的策劃人之一,他認爲,“崇廉”課程具有實際意義。因爲許多海鹽中小學存在着爲了當選班幹部,模仿大人“行賄”,採用請客吃飯、送點小禮品等耍小手段拉票的現象。同時,王國翼還認爲,從長遠來看,從中小學就開展廉政教育,對培養學生從小就有廉潔誠信的意識,具有積極的作用。
“廉政課”每學期不少於五課時
據瞭解,海鹽縣教育局表示,原則上規定每個學期的廉政教育課程不少於五課時。其中兩課時爲綜合實踐課,兩課時爲主題班會活動,剩下的一課時用來展示教學成果。
王國翼說,在參照了浙江其它地區的一些教育方式後,海鹽縣教育部門決定將廉政教育主要放在各種活動中,寓教於樂,而不再僅僅用枯燥的講座方式進行,主要在一些歌劇、舞劇和相聲小品的節目中把廉政教育的含義體現出來。這項廉政教育將先從實驗中學等四所學校搞試點。
專業人士衆說紛紜
對此,省教育廳基教處有關負責人認爲,此舉至少在形式上來說還是比較新穎的,而且由於教學內容來源於校園,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都會產生一定的積極意義。
杭州市教科所副所長韓似萍卻認爲毫無意義,“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沒有必要用大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將它複雜化。”韓似萍認爲,對孩子們來說,廉潔兩個字顯然過於沉重。在他們這個年齡段,拉票也好,賄選也罷,無非是希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和社會上那些幹部不廉潔完全不是一回事。韓似萍認爲關鍵還在於被“賄選”的孩子,應該教育他們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民主權利,教育他們凡事都要有自己的獨立觀點,不要受別人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