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西方外交官4日抖出猛料:國際原子能機構已經發現埃及曾經進行小規模祕密核試驗,而這些核試驗的目的是生產製造原子彈的原料。
這些外交官告訴美聯社記者喬治·揚,埃及的這些祕密核試驗大部分都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進行,但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正在調查有關證據,以查明埃及當局一年前是否還在進行這些祕密核試驗。
談到核試驗的內容,其中一名外交官透露說,埃及當局違反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沒有按照規定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試驗內容情況下,“試圖獲得幾種鈾的成分”。
這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外交官說,試驗產品中包括幾公斤鈾礦和四氟化鈾,後者是六氟化鈾氣的前身。
專家指出,鈾礦可以用來提煉成鈈,六氟化鈾則可以經過濃縮提煉成爲武器級鈾,兩種物質都是生產核武器的核心物質。
不過,這位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高層關係密切的外交官同時強調,國際原子能機構還沒有就這些試驗的範圍和目的得出結論。從目前掌握的證據來看,這些試驗顯得很零散,只使用少量材料,而且缺乏明確目的。所以,上述祕密核試驗可能僅僅停留在實驗室水平上,與全面生產核武器計劃缺乏直接聯繫。
對於上述消息,埃及政府斷然予以否認,然而並沒有拿出回擊這些說法的證據。
埃及政府發言人馬吉迪·拉迪說,埃及政府的核計劃完全用於和平目的,僅限於核反應堆試驗和用於醫療目的的放射試驗,這些核試驗完全在國際原子能機構嚴密監控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