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就曾有房屋出現裂縫
在地鐵穿過廈滘村的400米沿線,記者細數,有20多幢房屋出現不同程度的地面下陷、牆體開裂、屋體傾斜等情況,在牆體、地面的裂縫處,已被人用紅色或藍色的噴漆做了記號,旁邊還標明發現的時間。據村民範先生介紹:“那是地鐵工程隊寫的。”而這些被做了標記的房屋,大部分已經無人居住,只有屋主在大門上寫下聯繫方式,期望還有人來租房。
記者發現,前晚發生嚴重地陷的南華二巷1號,其院子南牆兩米長的裂縫旁邊,標明發現的時間是“2005年1月10日”。環視整個村子,南華二巷13號小樓西牆的裂縫發現的時間最早,是“2004年10月16日”。該樓目前還住着人,下午4時半記者走進樓裏,兩名男青年正在做工。
談及房屋的裂縫,其中一位姓範的男青年這樣告訴記者:“這裏很多人都搬走了,這個房子的裂縫還不算很嚴重,我們將就住着。如果村裏有人通知我們搬走,我們才搬。”
已有十多戶村民陸續搬離
前晚11時,記者曾採訪當時正忙着搬家的左小姐。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再次在其居住的南華二巷14號樓巧遇到她。“昨晚走得太急,現在回來拿一些遺留的東西。”她說。
據左小姐介紹,自從修地鐵給村裏的房屋造成影響後,附近十多戶村民都陸續搬離了,但由於自己和公司同事合住於此,所以一直沒搬。“昨晚10點多,我的同事忽然聽到樓下有人砰砰敲門,說是爲了保證安全,讓我們當晚就搬走。我和同事只能臨時帶一些貴重物品在公司睡了一夜,今天下午才找到新的住處。”
仔細觀察後記者發現,在左小姐原來居住的14號樓北面相隔不到1米,有一幢年久失修的小樓樓體微微傾斜。“就是害怕它忽然倒塌,我們才決定要搬走的。現在馬上過年,誰都想平平安安的,住在它旁邊,難保有個萬一。”左小姐不無擔憂地說。
塌陷確與地鐵施工有關
昨日凌晨一時,記者來到位於廈滘村南面的地鐵施工現場時,廣州市軌道交通三號線瀝夏區間工程項目部的領導正集中在會議室分析塌陷原因。
項目部負責人許經理介紹,廈滘村的塌陷是由於多種原因的綜合作用造成的:由於該村土質鬆軟,多爲沙土,再加上很多房屋缺少堅固的地基;又恰逢大學城自來水管線和村內改造、地鐵施工等多項工程同時進行,衆多因素的合力導致了廈滘村地面塌陷。但他同時承認,塌陷原因確實和地鐵地下施工有關。
許經理說,針對村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他們一方面採取了多項防禦地面塌陷的措施,同時項目部多次召開會議,和鎮政府一起研究解決村民提出的塌陷問題。“全村4戶有危險的住戶,我們已督促他們臨時搬遷,目前已有兩戶搬走,我們也按政策向他們發放了每平方15元的補償。”
四方人員組成緊急工作組
撥專款評估受損房屋
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在廈滘村採訪時,正好碰到前來視察塌陷情況的番禺區大石鎮規劃國土建設辦的工作人員。
記者問到“全村共有多少戶居民受地鐵施工影響時”,工作人員麥先生透露:“幾乎整個村子都受到影響。”
記者問:“塌陷現象是否會進一步加劇?”麥先生說:“隨着地鐵工程的進展,情況肯定會更加嚴重。”
麥先生同時透露,23日上午,鎮政府已就塌陷問題與村民代表等開過會,併成立了一個由村委會、地鐵項目部、區拆遷辦、鎮政府四方人員組成的工作組。工作組已經向村民提供了一份寫有全市27傢俱有鑑定資質的房屋鑑定單位的名單,由村民自主選擇其中一家對村裏出現塌陷、裂縫等問題的房屋進行評估。再根據這份評估報告確定哪些房屋是危房,村民必須搬遷,哪些房屋需要修復,“這些工作都將撥專款保證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