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港媒報道,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今日(美西時間16日)宣佈最新的“近代中國檔案及特藏史料”。瞭解此事的研究人士表示,兩蔣日記等史料多達百萬件,未來幾年,可能不斷會有令人感興趣的內容公諸於世,例如蔣經國在1984年爲何挑選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總統”候選人。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15日飛抵三藩市,代表國民黨出席揭幕儀式。另外前“行政院長”唐飛、蔣、宋(子文)、孔(祥熙)的家屬、中華婦女聯合會代表陳秦舜英等,也都將出席此一盛會。揭幕式訂於今日下午4時(美國時間)舉行,胡佛研究所檔案館館長丹尼遜(ElenaDanielson)與資深研究員馬若孟(RamonMyers)將發表演說。前者的題目是“揭開中國歷史:胡佛檔案館的新計劃”;後者的題目是“中國的追尋統一、國際安全、與現代化”。江丙坤說,國民黨主席連戰原本要親自參加,但臨時有事不克前往,所以由他代表出席。
珍貴史料將被數碼化
這批檔案資料中,國民黨黨史是微縮片,其他則是原始文件。原始文件中,宋子文及孔祥熙的史料捐給胡佛,兩蔣日記則留在臺灣。據參與此一研究工作的人員指出,胡佛在兩年前與國民黨等方面達成協議,以胡佛的人力及設備開始工作。蔣氏家族認爲,文物、史料是全民資產,應該留在臺灣,因此並不是捐給胡佛,而是委託胡佛整理後公佈。胡佛爲此空運了6部機器到臺灣複製。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史料將轉換爲兩種形式,先是微縮,便於長久保存;然後轉爲數碼化,便於查閱。屆時將複製兩份,一份給臺灣,一份留在美國。其中15萬份微縮片的國民黨黨史,數碼化工作可在今年底前完成。
研究人員指出,公佈這批珍貴史料有助於進一步解開歷史環節,尤其是國民政府遷臺後,蔣經國的日記只有《守父靈一月記》等極小一部分公開過,因此外界對這批史料有極高興趣。例如蔣經國在1984年挑選李登輝而不是林洋港擔任“副總統”候選人,其內心想法爲何?
協議“愈早的愈先公佈”
研究人士也指出,由於種種因素,未必能在短時間爲諸多疑問找到答案。其一,蔣氏等後人與胡佛的協議是“愈早的愈先公佈”,因此距離現在愈近者,反倒愈晚纔有機會見諸大衆。其二,有的當事人仍然健在,公佈史料會不會引起困擾,或者是否招致不必要的誤會等,都須考量。據消息人士說,所以在公佈前,必須由上述各氏的後人斟酌,不是胡佛單方面可以決定的。胡佛研究所也取得連戰的同意,將國民黨檔案進行微卷和數碼化保存。而兩蔣日記將在胡佛研究所存放50年,不過兩蔣日記還要等到一年之後纔會按年代公開。
例如宋子文檔案早在1970年代就捐給胡佛研究所,總計66盒,可是其中25盒(西安事變日記即在其中)直至去年才首度開放閱覽,有心“探祕”者須有心理準備,也正由於這些因素,因此未來數年,可能陸續有些令人深感興趣的內容見諸於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