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出席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的57位在津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遞交提案,建議國務院進一步支持天津濱海新區加快發展。
在去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上,出席會議的在津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關於請國務院批准天津濱海新區整體發展規劃的建議》的提案,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對濱海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
在今年的提案中,委員們分析了天津濱海新區具備的帶動環渤海地區經濟振興和促進東北亞地區合作的條件。提案說,統籌區域發展,是中央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環渤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資源和產業基礎雄厚,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和與東北亞國家合作的前沿。天津濱海新區位於環渤海地區的中心,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擁有1000多平方公里可開發利用的荒地,具備擺放大項目的條件,這在國內外港口大城市中是不多見的。新區既具備帶動環渤海地區經濟振興的有利條件,也是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提案說,經過多年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已經形成了突出的比較優勢:一是交通網絡和現代物流設施齊全。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港口,航線通達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港口,是亞歐大陸橋鐵路運輸線的東端起點。二是工業技術水平領先。已形成了電子通訊等七大優勢產業和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工業利潤率達到7%以上。三是開放型經濟優勢突出。新區內聚集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等一批開放型經濟區,最近天津港和保稅區又成爲港區聯動試點。四是對區域經濟的服務功能日益增強。2004年,天津口岸進出口貨值達到677.7億美元,其中55%來自外省市;濱海新區已成爲日本、韓國等東北亞國家來華投資的聚集地。
提案說,目前,天津市政府正在按照中央領導的要求,圍繞新區服務環渤海和我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促進與東北亞國家的經貿合作,制訂和完善濱海新區整體發展規劃。濱海新區發展的規劃設想是:立足天津,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建成現代化世界加工製造基地和國際物流中心。按照這一設想,濱海新區將形成服務區域經濟的六大功能:一是先進製造業基地功能。二是國際貿易和航運服務功能。三是現代物流功能。四是科技和管理創新功能。五是濱海休閒旅遊功能。六是改革創新的示範功能。預測到2010年,新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00億元;財政收入500億元。到2020年,新區主要經濟指標比2010年再翻一番以上,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爲服務一流、技術領先、信息交匯、人才集聚,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區。
提案建議,請國家對天津濱海新區給予必要的支持。提案圍繞將天津濱海新區發展納入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把天津濱海新區列爲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金融制度創新試點及土地等問題進行了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