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2003年國內取消強制性婚檢以來,我國婚前醫學檢查受到很大沖擊,自願接受婚檢的人數驟減,各類影響母嬰健康的疾病呈上升之勢。如何在現有政策範圍內加強對出生缺陷的控制,成爲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的一個焦點話題。在津全國政協委員田惠光在向大會遞交的《建議將控制出生缺陷納入公共衛生服務》提案中提出,探討行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控制出生缺陷和傳染病傳播的方法、措施,已成爲當前的迫切任務。
田惠光說,我國每年出生缺陷嬰兒高達80—100萬。出生缺陷給家庭帶來的痛苦和社會造成的負擔都是極其沉重的。出生缺陷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且已成爲影響經濟發展和人們正常生活的社會問題。
田惠光介紹說,婚前醫學檢查、產前篩查、新生兒篩查是控制出生缺陷的三道防線。但由於目前國內婚檢率、出生缺陷篩查和新生兒篩查率較低,給控制出生缺陷工作帶來一些不利影響。因此,她建議,加大社會公益性宣傳,使公衆能切實、及時認識到婚檢、產前篩查的重要性;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的三級網絡建設,徹底轉變重臨牀輕保健的情況。婦幼保健工作應作爲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內容,保證必要的人員、工作條件和工作經費,使對大衆的健康教育、指導能深入地在社區開展;加強經費投入力度,改進服務模式,發揮社會各界作用,積極推進出生缺陷控制工作,提高人口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