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津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發展公司丹拉收費分公司青年志願者與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在一起做遊戲 |
北方網消息(記者常悅 通訊員陳莉崔豔):“我能爲你做些什麼?”這是天津高速公路投資建設發展公司丹拉收費分公司團總支在與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聯歡時提出的主題口號。他們喊出了丹拉分公司團員青年的心聲,更喊出了發展公司1400餘名團員青年的心聲。
自2004年9月發展公司團委與天津市兒童福利院聯合開展“愛心火炬”接力行動以來,公司所屬各單位團組織積極響應,先後由天永公司、新展公司、津薊分公司、天昂公司、丹拉分公司等單位派出青年黨員與優秀團員青年代表共計50餘人,到兒童福利院做義工,與孩子們交朋友。天永公司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青年們在工作繁忙期間還先後2次到福利院,他們在給予的同時感受着快樂,在奉獻的同時感受着幸福。
活動開展半年多來,各基層單位的團員青年經歷了從“要我去做義工”到“我要去做義工”的思想轉變;經歷了福利院的孩子從“拒絕合作”到“希望哥哥姐姐們能常來,我們喜歡你們”的效果轉變;經歷了福利院老師的態度從“懷疑”到“肯定”的轉變。三種轉變讓大家爲之欣喜、爲之動容、更爲之鼓舞。欣喜於當代青年對關愛弱勢羣體的熱情;動容於小小的付出換回孩子們心靈的共鳴;鼓舞於爲構建和諧社會高速青年又貢獻了綿薄之力。
 |
| 青年志願者親手繪製的兒童畫 |
此項活動推行初期,很多單位的團書記都很不理解,本來平時的工作就已經很忙了,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日子又要去做義工,誰願意去呀!公司團委發現此種苗頭,立即找團幹部進行談心,開展思想疏導,做通了他們的工作,又去做基層團員青年的工作。剛開始,每個單位想找6個人都很費勁,答應去的也是勉強同意。可是福利院的孩子感染了他們,每一次只是短短的、少少的付出,就能讓福利院的孩子們綻放出甜甜的笑容,高速青年們的心靈受到了觸動,這時他們才明白,孩子們需要我。思想觀念的轉變,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此項工作中,並在廣大團員青年中廣泛深入地宣傳,現在很多人打來電話問:“什麼時候再安排我們去?我們可不可以自己去?”
團員青年的思想認識剛剛轉變,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又遇到了困難,就是孩子們的心靈長期孤獨、封閉,面對一羣陌生人,他們對我們的志願者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針對發展公司青年志願者年輕、整體素質較高的特點,經與院方研究,他們把主要工作確定爲輔導不同年齡的孩子做功課。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有一定的困難,天昂公司的志願者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無論你怎麼說就是不開口,不回答你的任何問題,不用你幫我複習功課。志願者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剛要着急,又一想:福利院裏一個媽媽要照顧七、八個孩子,對他們的生活起居都忙不過來,哪裏還照顧得了他們孤獨、寂寞的心?一個長期得不到關愛的孩子,怎麼可能一下子對一個陌生人敞開心扉?想到此,志願者拉上孩子說:“走,我們去打籃球吧”。這招果然有效,操場上終於看到了孩子雀躍的身影與會心的微笑。通過這種有效的溝通方式,使他們放下戒心,徹底接受了這些大朋友,爲進一步溝通奠定了基礎。丹拉分公司團總支更是吸取了以往單位的經驗教訓,首先與福利院的孩子們舉辦了一場小型的互動聯歡,通過“追憶童年”、“反應力”、“節節高”等小遊戲迅速與孩子們建立了融洽的關係,爲後一步工作鋪平了道路。
從福利院出來,很多青年都有這樣的感慨,“原來給予可以讓我這麼快樂,奉獻可以讓我這麼幸福,這是我從未有過的感受。”也正是志願者們的這種態度讓福利院的老師們從接受到認同,進而期盼着志願者們的到來。
通過對前一階段“愛心火炬”行動的總結,使青年志願者深切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原來就是這麼簡單,這麼純潔。一句問候、一聲祝福、一個微笑,都是發自內心的善良與真誠。青年志願者感受着孩子們的純潔,孩子們感受着青年志願者帶去的青春、活力、智慧與激情。在這種雙向溝通中,企業聲譽在悄悄擴展,和諧社會在慢慢構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