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文傳電訊社21日報道獨聯體專家和政界人士對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動亂局勢的分析。認爲貧困誘發動盪,政治反對派進行精心策劃,外部勢力進行爭奪。這是在吉爾吉斯斯坦擁有軍事基地的美國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力量發生的衝突。
獨聯體國家研究所中亞和哈薩克斯坦研究室主任安德烈·格羅津認爲,吉爾吉斯斯坦南部賈拉拉巴德州和奧什州居民的大規模抗議首先應用經濟原因來解釋。這些抗議的真正組織者目前仍然隱身幕後。
貧困誘發動盪
安德烈·格羅津表示,“南部不滿情緒的大規模爆發實際上是窮人暴動。居住在這些州的居民一直是吉爾吉斯斯坦最貧困的人口,他們沒有什麼社會和經濟前景”。“大多數勞動力移民,包括前往俄羅斯的移民,傳統上正是來自吉爾吉斯斯坦這一地區”,“這些州工業落後,沒有什麼工作崗位。這裏的農業發展水平也很低”。
格羅津認爲,對所謂的“阿卡耶夫家族”及其對未來經濟形勢可能造成的影響的不滿,賦予了所發生事件以“政治色彩”。
格羅津認爲,南部各州抗議活動的參加者不是“爲理想而鬥爭”,“這些抗議不帶有自發性質,而是經過精心組織的。真正的組織者是部族及氏族領袖,他們作爲‘大商人’而爲民衆熟知”,他認爲政治反對派的角色是“暴動的真正組織者和當局的中間人”,“反對派現在試圖控制人民的怒潮,但不是很成功”。
格羅津認爲,無論當局,還是反對派,都不希望事態朝武力方向發展。他說,“無論中央政權,還是反對派,都不會這樣做,但是國家強力部門不受任何人控制,屬於第三方,它可以自行作出這樣的決定”。
格羅津認爲,“中央政權和地方‘頭領’之間的談判”是最爲可能的出路。在這樣的談判上,“當局可能與地方經濟領導人分享蛋糕”。
格羅津不認爲吉爾吉斯斯坦南部的動盪是民族對抗。他說,“現在住在這個地區的吉爾吉斯人、烏茲別克人和塔吉克人有共同的利益,因此事實上結成了統一陣線”。
聯邦委員會獨聯體事務委員會主席瓦季姆·古斯托夫從個人角度認爲,吉爾吉斯斯坦局勢是對將在秋季進行的總統選舉的先期反應。他說,“現在吉爾吉斯斯坦正在發生由社會—經濟現狀引起的重大而深刻的變化。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一樣,是中亞最窮的國家,這是反對派的有利土壤”。
外部勢力爭奪
古斯托夫認爲,“現在奧什州和賈拉拉巴德州發生的事件,應該看作是反對派的鄭重聲明,它無疑正得到包括來自一些外國非政府基金財政資助在內的支持。烏克蘭的選舉是這樣,摩爾多瓦的選舉也是這樣”。古斯托夫表示,反對派在利用反對總統阿卡耶夫的力量。這些力量不滿於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的親俄政策。古斯托夫指出,這是在吉爾吉斯斯坦擁有軍事基地的美國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力量發生的衝突。“吉爾吉斯斯坦有大量可用來發展電力的資源,此外,它蘊藏着不少其它自然資源,未來可能在整個中亞地區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大使承認資助吉反對派
另據媒體報道,美駐吉大使斯蒂芬·揚向美國國會提交的關於吉議會選舉期間局勢的報告說,吉議會選舉期間,美國在各項推動“民主”和支持反對派候選人的活動方面已經花了500萬美元,報告呼籲美政府在支持吉反對派方面再撥款2500萬美元。
格魯吉亞議員“輸出革命”
據美聯社自第比利斯報道,魯斯塔維—2電視臺22日報道說,曾經組織了2003年“玫瑰革命”的一位格魯吉亞資深議員目前正在吉爾吉斯斯坦南方。格魯吉亞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吉維·塔爾加馬澤出現在從賈拉拉巴德拍攝的電視畫面上。該電視臺說,和塔爾加馬澤一起到吉爾吉斯斯坦的還有另外兩名格魯吉亞議員。在2003年11月的“玫瑰革命”中,成千上萬的格魯吉亞人在首都舉行了三個星期的示威活動,最終迫使長期執政的謝瓦爾德納澤下臺。去年烏克蘭爆發“橙色革命”期間,塔爾加馬澤也到了烏克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