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被天津市靜海縣委、縣政府授予“致富標兵”的臺頭鎮勝利村農民郝德玉對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多年來,他靠種植糧食和經濟作物走上致富路。如今,郝德玉已經83歲高齡,但他人老心不老,雖然土地承包費連年攀升,他還要繼續實施他的增收計劃。
臺頭鎮地處東澱大窪,是歷史上有名的魚米之鄉。郝德玉曾以捕魚爲業,20世紀80年代初從事旱作農業,並在自家的責任田裏嘗試種植西瓜,實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瓜糧間作、糧棉間作的高產高效種植模式,連續多年堅持擴大規模,實現增產增收,成爲當地有名的種田能手、“致富標兵”。隨着國家農業扶持政策的出臺和各種扶持措施的落實,更加調動了老人種地的積極性,去年他除耕種自家40畝責任田外,還率全家人在毗鄰的河北省地界承包了160畝低產田,各項作物都獲得了好收成,農業純收入達到18萬元,同時國家還給了種糧補貼2000元。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土地成了農民的金疙瘩,承包價格明顯增加。儘管如此,郝德玉還是堅持又承包了這200畝地,在原來規模的基礎上,決定利用他的糧經作物套種技術,力爭今年農業純收入突破2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