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您好,張曉偉,時間:2005/3/23,7∶18∶52。”昨天(23日),張曉偉剛剛打卡進校,他父親就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將孩子的進校時間通知給他。同樣,當張曉偉或其他學生放學離校時,他們的家長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得到信息。昨天,在河北區第五十七中學,記者看到每名學生手中都有一張電子卡片,學生們像公司職員一樣打卡進校。據瞭解,除五十七中外,目前本市河北區的昆緯路第一小學、天慈中學和南開區第二幼兒園,都在本學期試行了打卡進校制度。老師和同學們親切地稱這張智能卡爲“電子校徽”。
這種智能卡除了儲存學生編號、姓名、性別、班級、家庭電話等信息外,班主任還可以利用這套系統將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考試成績、收費明細以及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等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以便家長監督孩子的學習。而且家長還可以主動給班主任老師留言,瞭解孩子在校情況。
“從今年2月28日起試行打卡進校以來,給學校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遲到的學生大大減少了。”五十七中副校長侯欣說,“這種方式讓學生改變了在上下學路上貪玩的習慣,也能夠杜絕學生在放學後到網吧打遊戲的現象,而且學校還可以準確地掌握每個學生的出勤情況,方便學校管理。”昆緯路第一小學的吳校長認爲,對於小學生來說,打卡進校讓孩子們感覺很新鮮,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規範了進出校行爲。
在學生安全方面,打卡進校制度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便於家長、學校掌握學生的行蹤。“以前孩子在校外發生意外,家長以爲孩子在學校,可孩子其實並未到校,不好分清責任。同時,打卡進校還能防止校外人員乘機混入校園,擾亂正常的學習秩序。”五十七中德育處的姚主任認爲,中學生涉世不深、社會經驗不足,容易結交一些不法分子,而通過打卡,學校能及時跟家長通氣,這對於保障學生安全很有好處。
打卡進校制度試行後,多數學生在感到新鮮的同時,也表示歡迎:“從父母的角度考慮,他們整天忙於工作,有時坐在辦公室裏還擔心我們的安全。現在有了這種制度,就能讓他們及時知道我們的情況,也能讓他們安心工作了。”不過也有少數學生不大喜歡這種制度,他們認爲,總感覺有根小繩子拽着自己,有點兒不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