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23日,銷往敘利亞的1000輛天津夏利轎車裝船離港。此前,吉利集團也對媒體表示力爭將今年的汽車出口量實現翻番達1萬輛。在國內汽車製造商開始放眼全球的同時,業界預測,國產廉價汽車有望在十年內遍佈全球。
當國產汽車在近年來順利進入非洲、中東市場之後,國內幾家具有行業優勢的汽車製造商開始將目光轉向歐美市場,有的正在積極建立在北美地區的銷售網絡。
香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與《經濟學人》資訊部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中國內地目前已經出口部分汽車,其出口預計在2007年開始形成勢頭,但增幅預計只能逐漸地增長。調查報告指出,制約汽車出口量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國內製造商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國內汽車製造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太可能達到西方消費者對質量和設計的期望”。安永全球汽車業總監麥高·漢雷指出,所謂質量和設計的期望包括汽車廢氣排放是否符合他國標準,以及設計是否根據不同市場量身定做等。換言之,中國製造的廉價汽車能否在全球市場掀起波瀾,還要看它的品質是否能與歐美同行一較高低。
在國外同行看來,與其說中國產汽車將對全球市場帶來衝擊,倒不如說中國產汽車零部件將給全球市場帶來的衝擊更迅速。援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國內出口的汽車配件價值已從2003年的60億美元增加到去年的80億美元。這一結果,成爲了中國一汽、上汽、東風等優勢集團實現11%年均增長率和吉利、奇瑞、躍進等後勢集團實現9%年均增長率的有力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