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任聯合國祕書長顧問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邁克爾·多伊爾在談到日本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時特別說道:“(日本政府)不要僅僅宣傳‘再增加一個常任理事國’,而應着重宣傳‘(有日本加入)會帶來怎樣的改變’。否則,日本將很難在全體成員國中獲得廣泛的認同。”
事實上,多伊爾的話點出了全世界,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心病。他們擔心的是,如果日本最終得償所願,他是否會成爲亞洲的一個新威脅?抑或會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開始協調與周邊國家的關係。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的兩位專家在接受《青年參考》採訪時都指出,不要將日本成爲常任理事國看得過重,因爲無論採取哪個方案,他都不會擁有否決權,因而情況並不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談到對中國的影響時,金熙德研究員指出,他並不排除日本在成爲常任理事國後改善與中國關係的可能性,但是按目前的趨勢來看,更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日本更加依靠美國,在亞洲地區進一步爭奪自己的主導權,爭取成爲繼美國之後的亞洲第二霸主。但是針對許多人提出的中國將被邊緣化的問題,金熙德認爲雖然中國的外交壓力會加大,但情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因爲中國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並不是日本可以輕易撼動的。
金熙德認爲,日本在成爲常任理事國後,其與中國的衝突會越來越多。他提醒記者注意,日本近來明顯表現出干預臺灣問題的態勢,這一立場將在其圓夢之後進一步加強。但馮昭奎研究員並不贊同這種觀點,他覺得日本雖然在亞洲採取越來越咄咄逼人的姿態,但現在還不敢輕易介入臺灣問題,因爲一旦臺海開戰,作爲東亞國家,日本不可能不受影響,包括安全和經濟上,都會遭到沉重的打擊。
馮昭奎提醒記者注意一個趨勢:日本現政府一味投靠美國的行爲已經在國內引起反彈,包括自民黨內部有將近100名議員近期對小泉進行倒戈。從這些跡象中,馮昭奎看到了一些未來亞洲合作的趨勢。他對記者分析道,日本在亞洲不可能形成像美國在北美一樣的獨霸地位,只有依靠中日韓等國之間的協調,他才能從亞洲的合作中取得利益最大化。
放眼全球,分析人士普遍認爲日本將更加願意依託聯合國這個平臺,出錢出力,來提高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特別是金錢方面的援助更是其所擅長。
但是日本自己的外交人士卻對此表示了異議。他們認爲,對外援助的大幅增加不大可能獲得國內輿論的支持。照此推理,那些支持日本的非洲和拉美國家先前得到的承諾能否兌現,也將成爲檢驗日本國家誠信的一個重要問題。
日本“爭常”成功概率50%
日前,聯合國祕書長安南在紐約宣佈了改革安理會的方案。3月23日,紐約保釣聯合會會長陳憲中飛抵北京,與大陸的保釣聯合會攜手,籌劃在今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反對日本擔任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由美國輿論調查機構科利登公司和美國馬里蘭大學聯合進行的輿論調查也顯示,日本週邊國家強烈反對日本成爲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因此,儘管日本國內對自己“爭常”成功表示出極大自信,但還存在着一些變數。
日本120多位大使拉選票
目前聯合國有兩套由名人小組研究的方案:之一是,增加6個沒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以及3個非常任理事國,其中非洲和亞太地區各有兩個常任席位,歐洲和美洲各增加1個常任席位;之二是,增加8個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的半常任理事國和1個非常任理事國,非洲、亞太、歐洲和美洲將分別獲得兩個半常任席位。
安南強調,聯合國改革成功與否取決於安理會的改革。他呼籲聯合國大會在今年9月之前就安理會擴大問題作出決定。正因如此,從現在開始,在大概6個月的衝刺時間裏,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覬覦已久的日本將全力以赴爭取自己的“正常大國”地位。
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5月長假結束後,日本的120多位駐外大使將一齊回到國內。町村外相要向他們發佈指示,令他們在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上拉票。外相向身邊人士透露,“能否拿到一張贊成票,是評定大使業績的參考內容”。
日本的環境相對寬鬆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的金熙德研究員在接受《青年參考》採訪時認爲,安南的支持和名人小組的兩套改革方案都對日本有利。無論是哪一套方案,亞洲都將分到兩個名額,這種情況給了日本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他可以拋開印度的競爭,而專心對付自己在東亞地區的對手。
根據安南在報告中提到的安理會擴大原則,聯合國會優先考慮在財政、軍事和外交三方面對聯合國貢獻最大的國家。在這一點上,日本顯然是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目前,他在聯合國會費的交納中排名第二,而其自衛隊近年來也積極地參加維持和平行動。
在許多專家看來,日本的問題還是在於歷史問題的舊賬始終沒有算清,而又不斷與周邊國家發生摩擦。北方四島之於俄羅斯,獨島之於韓國,釣魚島之於中國,日本在東北亞地區和每個國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而這6個月的時間要撫平這些傷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目前,韓國已經明確表示日本沒有資格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金熙德指出,日本目前的反對者主要來自以前被其侵略的國家,數目並不是很多,所以將來對日本的影響到底如何,現在還很難說。
如果安理會擴大的決議獲得通過,那麼日本需要在9月份的聯大會議上爭取到聯合國191個會員國中的2/3的同意,除此以外,他還必須取得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的一致同意。
安理會的4個常任理事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都已經表示支持日本成爲常任理事國,只剩下中國還未表態。在許多專家看來,這6個月對於中日關係和中國外交來說非常微妙而富有挑戰性。
中國有權一錘定音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日本問題研究專家馮昭奎在接受《青年參考》採訪時分析說,現在中國還沒有就最終是否支持作出表態,因爲中國的地位和韓國不同,作爲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否決權,具有一錘定音的效果,所以還要靜觀其變。
雖然國內目前有許多人希望中國能阻止日本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據一位不具名專家分析,日本目前並不急於做中國的工作,而是想通過外圍的努力,造成多數國家支持的既成事實,來逼迫中國支持其成爲常任理事國。
金熙德在談到這一問題時,也認同了這種趨勢。他認爲日本最終成功的概率可以達到50%,還面臨着許多變數。
他分析說,日本雖然現在表面上勢頭良好,但是實際投票的時候,很多國家並不一定會依照先前所表態的那樣,給予日本支持。他回憶說,1995年日本第一次衝擊常任的席位時就有這樣的教訓,事前許多國家都出面表示贊同,但最終聯大討論時,沒有一個國家出來發言聲援日本。
金熙德甚至指出,最終的安理會改革方案可能與名人小組的設想完全不同,因爲目前已經有國家提出這兩個方案並不科學,不能按照這樣的步驟完成安理會的“擴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