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種被檢測含有轉基因的稻米中,確認有18種含有Bt毒蛋白。”昨天,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再次通報,通過歐洲專業機構的二次抽檢,確認了“被污”稻米的轉基因品種。“這就更加印證了我們的懷疑,非法銷售的轉基因水稻可能就是華中農業大學張啓發等科學家正在研究的轉Bt基因抗蟲稻,我們有理由認爲華中農業大學可能就是污染源頭。”
源頭——矛頭直指華中農大
13日,非政府組織綠色和平通過媒體發佈:中國湖北地區發現未獲批准種植的轉基因水稻已批量銷售和種植。究竟這宗糧食“污染”的源頭是哪裏?據瞭解,位於武漢的華中農業大學的張啓發院士等科學家正在研究和試驗含有Bt毒蛋白的轉基因水稻,研究人員把Bt基因導入水稻植株後再得到抗蟲的“汕優63”雜交組合。華中農大的科學家在武漢周邊地區進行了多年的轉基因水稻田間試驗,而綠色和平認爲恰恰是在這個地區發現非法種植情況最爲嚴重。
綠色和平指出,被非法種植的“抗蟲汕優63”有可能就是華中農業大學張啓發等研究的轉Bt基因抗蟲稻。
誘因——爲牟暴利知法犯法
我國《種子法》規定,沒有通過審批的種子不能在市場上銷售推廣,同時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法》,轉基因水稻必須先取得農業部的安全證明書才能進行品種審定,通過整套程序之後纔可以上市。
綠色和平組織的項目主任劉海英表示,種子公司和農技站普遍知道轉基因水稻還未得到國家的正式審批,不能合法地進行銷售,但是抗蟲轉基因水稻種子的價位一般是每斤12至18元,比普通雜交稻要貴一倍,因此,“種子公司和農技站在商業利益驅動下知法犯法。”農民儘管不知道轉基因品種,“但因爲這種水稻抗蟲,雖然價格高,但可以節省部分農藥的費用。”所以也購買這種水稻種子。
問題——是否污染還沒定論
張啓發院士的助手吳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電話採訪,他首先表示,張啓發院士及華中農大從未以任何方式賣過綠色和平所說的轉基因種子,“他們的指責純屬捏造事實。”
吳先生認爲,目前研製轉基因水稻的不止華中農大一家,認爲這裏就是源頭沒有足夠的根據,而“污染”一詞顯然不妥,“轉基因是不是污染,污染了什麼,完全沒有定論。”
同時,他糾正說,Bt基因僅在受到昆蟲取食時會產生殺蟲蛋白,而種子本身不會產生殺蟲蛋白。有無毒性取決於環境條件和取食對象。能殺死螟蟲並不意味着對人體有害。
表態——農業部不認同檢測結果
農業部昨天給出了書面答覆稱,綠色和平組織委託歐洲基因時代公司對轉基因水稻進行的檢測,所採取的標準、方法、檢測的基因、含量的相關數據及結果未見詳細報告,也未提供給農業部主管部門。
農業部重申,在中國境內進行轉基因產品的調查和檢測,必須遵照中國頒佈的相關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並由農業部委託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因此,農業部認爲其結果無法認同。
另外,對於綠色和平提及基因水稻的種植面積、允許範圍、是否違規等問題,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農業部表示,將根據湖北省農業廳對此事的執法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和處理。
市場——北京沒發現轉基因大米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湖北武漢市和雲夢縣的大米已經受到了轉基因大米的污染,發現有污染情況的包括有大米加工廠、批發糧油市場和零售菜市場等各個環節。”受污染的大米主要運到廣東、福建等南方市場,污染大米、米制品和加工食品。因爲轉基因大米與普通大米外表無異,而且沒有標示,消費者難以區別。
記者調查了北京錦繡大地糧油批發市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薰大米90%來自東北,其餘有些少量來自江蘇,沒有湖北的大米。順義石門等糧油批發市場以及超市的情況大體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