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光明日報》4日發表了題為《從開路先鋒到幕後英雄》的文章,翔實生動地介紹了中國首批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邊防後勤保障分隊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現轉發如下:
在中國首批赴海地執行維和任務的防暴隊中,有一支特殊的分隊——後勤保障分隊,19名隊員全部是公安邊防部隊的現役軍人,擔負著整個防暴隊的軍需給養、車輛維修、醫療衛生和通訊等後勤保障工作。從去年9月17日作為先遣隊先期奔赴海地,到今年4月19日最後一批歸國,他們全力保障了維和隊員睜眼有電、伸手有水、出門有車、通訊順暢、隨時有飯吃、隨時有槍取、隨時可就醫的需求,建立了系統的後勤服務保障體系,為防暴隊圓滿完成各項任務,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全天候服務
2004年9月17日晚,當後勤分隊分隊長王曉明帶著先遣隊到達海地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遠遠超過了原有的想象。沒有蚊帳,沒有任何生活用品,20多小時的長途跋涉加上時差的關系,大家都已經精疲力盡,隊員用冷水就面包充飢後倒地就睡,第二天,每名隊員身上都有大片被蚊蟲叮咬的紅斑點。
維修組的同志既要外出執行勤務和哨位警戒,還要擔負建設新營地的工作,剛放下槍就拿起工具乾活,在極短的時間裡,隊員們在荒地上建起了設備齊全的一級醫院、廚房、衝涼房和發電機房等,保證了水電、醫療、吃住等一整套完整設施的運轉。剛到海地的時候,由於社會混亂,炊事組的同志既是炊事員,又是戰斗員,炊事任務完成後,就拿起槍執勤。由於先遣隊從國內帶去的食品有限,炊事員常常冒著危險從當地超市購買蔬菜,保障了隊員的飲食。防暴隊的廚房設置在餐車上,當地氣溫高達40多度,餐車裡的氣溫高達50多度,在裡面工作十多分鍾全身都會被汗水濕透,人會感到窒息,炊事組的4名同志輪流上車操作,堅持做好每一餐。在這樣的條件下,隊員們先後接待了常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等四批數百人的慰問團,成功舉辦了春節聚會等十多次大型宴會,得到了王光亞大使和聯合國官員的高度評價。
永不間斷的鋼鐵運輸線
防暴隊海運汽車抵達太子港的那天,後勤分隊車輛維修組的同志們興奮地和聯合國安全部隊一起前往接車,任務是將全隊59臺汽車運送到營地。可是,在逐一對車輛進行檢查後,他們纔發現由於受到海上腐蝕性空氣的侵蝕,59輛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而船運公司又強烈要求當天就要把車輛全部運走。維修組組長劉可夫帶領幾名隊員一頭紮進了悶熱的船艙。船艙裡混雜著一股股難聞的臭味,船艇發動機的噪音也讓人難以忍受,但是沒有人說一句抱怨的話,大家就想著盡快把車修好。就這樣,從早晨6點到晚上8點,隊員們整整乾了14個小時,連中飯和晚飯都沒顧得上吃,每個人的衣服都是油斑和污跡。11月6日晚上10點鍾,維修組接到命令:5號裝甲車在太陽城地區出現嚴重故障,被迫停在太陽城地區一號執勤點坡頂等待支援。太陽城是太子港治安最為混亂的地區,多支非法武裝分子聚集在那裡,幾乎天天都會發生交火和流血衝突事件。加上已是晚上10點多鍾,漆黑一片,沒有任何照明設施,這個時候進人太陽城地區最容易遭到當地武裝分子的襲擊。維修組的同志火速趕到了現場,來不及脫下厚重的防彈衣,就拿著工具鑽到車底下排除故障,周圍時不時傳來零亂的槍聲,但是他們全然不顧,奮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排除了故障。由此,他們被隊員們稱為:永不間斷的鋼鐵運輸線。
無國界的愛
11月18日,是海地前軍人的一個紀念日,這天有大規模游行,醫療組長吳立格同戰斗隊員一起帶著野戰食品,早晨不到7點鍾就出發執勤,槍聲一直不斷。在游行現場,一片狼籍,到處是磚頭碎瓦,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周圍圍了很多人,小女孩的兩條小腿幾乎被炸爛了,都已骨折,流血不止,慘不忍睹。吳立格衝上前去為小女孩包紮固定,抬上救護車送往醫院。到了醫院,醫生想給病人輸液卻連液體也找不到,吳立格又跑回救護車,拿下幾瓶液體送給他們,看到病人輸上液體後,她們又急忙返回現場執勤。這樣的事情對於她來說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了。
王蕾娟,是防暴隊所有女隊員中年齡最大的一個,身體狀況並不好,但是她每天堅持和男隊員們一起連續執勤十三四個小時。12月31日,王蕾娟與二分隊擔負伯萊河的警戒守卡任務。中午13時許,在距離執勤點30米的地方發生了激烈槍戰,隨即有一名持聯合國工作卡人員求救,王蕾娟和戰斗隊員利用平時練就的實戰技能,相互掩護,進人發生槍戰的地區救助聯合國工作人員。她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針對傷者的實際情況,迅速對傷者進行救護,經過半小時緊張的清理傷口和包紮處理後,傷者脫離了危險。
隊員在執行任務和站崗時必須戴鋼盔、穿防彈衣,再加上槍支,幾十斤重的東西壓在身上,致使肩背痛、腰痛、腿痛的病人特別多,醫護人員就為他們進行神經阻滯、按摩、刮疹,拔罐、理療等,想盡一切辦法使他們再次輕松上陣二一隊員的疾病還帶有很多心理因素,在異國他鄉生病後心理壓力很大,醫療組的同志不但醫治他們的身體疾病,還盡可能給予心理安慰,並從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其他國家的維和民警也經常慕名前來就診,醫療組先後為上百位外國維和警察就診,在聯合國維和警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