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晚,南京最長壽的老人、今年110歲高齡的楊大美老太太去世。昨天,記者來到高淳縣淳溪鎮邢豐村,詳細瞭解了這位橫跨三個世紀的老壽星的生活。
老壽星走得很安詳
在楊老太太簡陋的家中,她72歲的小兒子唐勝湖告訴記者,老太生於1896年,今年虛歲正好是110歲。10日晚,楊老太像往常一樣吃過晚飯,並坐在椅子上與好幾個來家中玩的村民聊天,當時沒有發覺異常。晚上8點多,楊老太上牀睡覺,但她的大兒子、今年80歲的唐勝洋發現老人在牀上時不時地翻身,與平時不太一樣,“她平時睡覺一般很少這樣翻來覆去地動,她睡眠一直很好的。”當時唐勝洋到牀前看了幾次老太,發現老太一切正常,但到了晚上11點,唐勝洋再次來到老太牀前,爲老太掖被角時發現老太已經停止了呼吸,而且心跳也沒有了,但老太表情安詳,“我媽是老死的,看她走得這麼平靜,我們心裏感覺也好受些!”
童養媳出走終覓好姻緣
唐勝湖告訴記者,楊老太的老家在高淳縣楊家灣,她6歲那年,父母把她送到姨媽家做童養媳,原因就是自己家裏窮,“養不起孩子了,就不得不把孩子送出去討個活路”。不過她的姨媽並不喜歡這個窮人家的苦孩子,“整天逼着她幹紡紗的活,這樣還不行,還經常動手打啊”。就這樣,老人的右手小拇指被打殘,頭也被打破。吃盡了童養媳的苦頭,楊老太終於受不了這樣的氣了,找了個機會跑回了家。後來經別人撮合,楊大美在1919年嫁到了高淳的薛城,這是老人得意的事情。“當時許多人結婚是坐毛驢的,但我母親是坐着響鈴花轎過來的,惹得不少人羨慕啦”。婚後楊老太在家紡紗做家務,丈夫在外做糖坊,日子過得簡單平實。
100多人的家庭五世同堂
據瞭解,楊老太前後共生養過11個小孩,最後只活了兩個,這就是目前楊老太的兩個兒子唐勝洋、唐勝湖,今年分別有80歲、72歲,即使這樣,老人的後代已有27個家庭,這個五世大家庭成員加起來超過100人。要問起這個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人,不但楊老太數不清,連她的兩個兒子也要慢慢數才能弄清,“要是過年什麼的,全家人都聚在一起,那場景可是熱鬧得不得了”。村上的老人說,老人家一直很受村民們喜歡,她的勤快善良在村裏可是出了名的,以前許多人家都比較窮,但只要老人家裏稍微寬裕一點,她都會盡量接濟比她更貧苦的人,正因爲此,村民對老人也非常敬重,1940年戰亂時,楊大美簡陋的家被路過此地的川兵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當她遇到這樣的困難後,村民們都主動出來幫助她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老太太在世時還經常唸叨鄰居們的好,“很快一個新房就又蓋起來了,鄰居們真是好,要不然哪能那麼快渡過難關?”
長壽祕訣:愛幹活愛吃魚
在老壽星的大兒子唐勝洋的記憶中,母親很少生過病,前幾年母親基本都不要他照顧,自己能動手洗衣服做飯,一直到105歲母親生活都能夠自理,只是到了這兩年,母親動手才少了,不過還是偶爾會洗洗衣服做做飯。
據介紹,老人生前日常生活非常有規律,能吃能睡,早上能吃兩個包子,中午能吃一大碗飯,除正常一日三餐外,老人一天還要吃1斤多蛋糕,一般在夜裏11點左右和次日凌晨4點前後分兩次食用,而做這些事都是她獨自起牀完成的,只是近一兩個月老太吃得少了一點。據老太的兒孫們說,近兩年老壽星滿頭銀髮開始轉黑,讓他們這個大家庭所有的人都覺得好奇開心,他們都把這作爲吉祥的象徵。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兒孫們猜測可能和老人一生偏愛吃魚有關。這裏面還有一個故事,30多年前,老人的老伴去世,但老伴放心不下她,特地拉着兒子的手說:“以後好好照顧你媽,尤其她喜歡吃的魚更是一天都不能斷。”這些年來,兒孫們一直記得這句話,不管什麼情況,家裏都要預備幾條魚,老太太每天都要吃魚。南京市老齡委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楊老太是南京最長壽的人,據瞭解,目前南京百歲以上的老人有140餘位,其中84%都是女性。“楊老太是我們南京的老壽星,老太太突然辭世挺可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