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1日上午9點30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來到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報告廳發表題爲《世界有多大,中國的機會就有多大》的演講。把“九二共識”變爲法制基礎宋楚瑜說,親民黨將致力於把“四不一沒有”、“九二共識”等這些基本原則和精神變爲臺灣法制的基礎。親民黨會跟中國國民黨結成戰略伙伴,共同應對“臺獨”和可能引起任何戰爭和災難的任何事情。
“臺獨”丟根拋本完全不對宋楚瑜說,“臺獨”是要把臺灣與中國大陸徹底割裂的一種企圖。不可否認,“臺灣意識”曾經被“臺獨”所操縱,但是這種政治掛帥的手法反而混淆了臺灣真正的心聲。例如爲了“臺獨”而認同日本人,不僅扭曲了歷史,也否定了臺灣人,這是一小部分人狹隘的個人經驗,既丟了根,又拋了本,所以是“根本不對”。
宋楚瑜表示,我們也有着濃厚的華夏情懷,我們從頭到尾堅決反對“臺獨”,我們一貫所強調的是:“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而“臺獨”也從來不是我們親民黨和臺灣應該有的選項。
中國人能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宋楚瑜說,全球化是人類社會一系列改變的開端,對立和戰爭逐漸喪失了它絕對性的地位,和平是唯一合理的選擇,也是一切成長和繁榮的基礎。
宋楚瑜表示,世界大同已經不只是夢想,而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沒有任何人能夠抵擋我們中國人用和平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兩岸自己的問題。
全球必須面對中國崛起宋楚瑜說,全球必須面對中國的崛起。外國人對於中國的崛起是既羨慕又害怕的,其實外國人所不瞭解的是,中國人一向講求王道,富國的目的是爲了利民。我們富強之後應多向外國人展現中國人東方文化的特質。
斥扁“心有掛礙顛倒夢想”
宋楚瑜昨天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報告廳發表演講後回答了學生們的提問。
有學生問:陳水扁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他拒絕大陸方面提出的減免部分水果關稅的善意的禮物。請問目前來講,阻礙兩岸經濟交流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宋楚瑜說:我曾經說過想通了就一通百通,沒有想通才不去做對人民有利的事情,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所以基本上是因爲心有掛礙,只有恐怖,所以纔會有顛倒夢想,纔會不去做對臺灣人民有利益的事情。
演講不停引經據典
看到昨日風和日麗,宋楚瑜在開場白即言:“這不就是大家所期望的兩岸雨過天晴、撥雲見日?”
談到兩岸的歷史和未來,宋楚瑜說:“歷史應該是一面鏡子,而不是一條繩子。”他說,鏡子可借鑑自己的作爲和前人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繩子則是一種糾纏,讓過去的冤孽影響到現代人理性的思考。兩岸同胞和相關政治人物應能有更大的智慧,“讓中國人共同處理自己中國人的問題。”
談到兩岸從和解到再生的過程,宋楚瑜引用李白詩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宋楚瑜表示,只要兩岸方案正確、抓緊腳步、信心堅定,就一定會像他剛抵校園時所講的,“我們兩岸一定會撥雲見日!”
講稿改至凌晨3點
宋楚瑜昨天到清華大學演講的講稿,據說與其幕僚刪修講稿到凌晨3點才定稿。
據瞭解,爲慎重起見,宋楚瑜10日晚在其下榻的釣魚臺賓館,與幕僚刪修講稿到凌晨3點。據其幕僚說,這份集體創作的講稿起碼歷經3次重大修改。
宋楚瑜幕僚表示,宋楚瑜希望促成兩岸心靈相通,因此如何定位臺灣人特有的意識,絕對是促成雙方相互瞭解的重點。也因爲雙方能展開相互瞭解,才能消除誤解、產生諒解,再找出方法化解,才能生出可長可久的和解。
上講臺習慣腳抓地
在回答學生提問時,宋楚瑜承認,他從小不喜歡說話,老師給他的評語是沉默寡言。後來做新聞發言人,只好自己訓練。他經常參加校園的活動,包括演講、辯論等。他說,第一次上這樣的講臺時很緊張,老師告訴我一個辦法,就是緊張的時候,想辦法讓腳抓地,去疏解緊張的情緒。他對學生們說,我的腳現在就在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