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 通訊員李悅 於洋 逢水):天津市北辰區63歲退休老工人趙國本,利用太陽能直接轉化成熱量,研製便攜式太陽竈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並獲得天津市婦女創業中心首屆“婦女創業基金創計劃書競賽”二等獎。目前,老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儘快把他研製的成果捐給本市的貧困母親。
趙國本家住北辰區,是發電設備廠的一名老工人,30多年前報紙的一條新聞,使老人和太陽竈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上海太陽能研究所送給西藏1000臺太陽竈,由於竈體整體笨重不便保存和攜帶,沒有得到推廣,老人將此事銘記在心。2002年,趙大爺退休後,開始新的探索道路,隨着我國各種新型複合材料的出現及對太陽能開發的逐步深入,更加增強了老人研製新型太陽竈的信心。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與試驗,用手工製造的第一臺太陽竈問世。經權威部門鑑定,熱效率達到60%以上,該太陽竈匯聚的光斑溫度可達600℃,功率相當於800W的電爐,且能四季通用,25-35分鐘左右可燒開一壺水。在光照好的地方,每天可滿足三口之家兩頓飯和開水供應。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太陽竈每臺每年可節約柴草2噸左右。新型太陽竈竈體不超過20公斤,零件可拆卸摺疊收起成一個箱體,便於保存運輸,此項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據瞭解,太陽能熱轉換技術能緩解農村能源短缺,既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又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目前,市婦聯十分看好這個項目,轉化成工業生產後,可以爲貧困母親工程做出貢獻,利用它就可以不花一分錢來燒開水、做飯、炒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