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國際時事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頂住美國壓力 二十國集團約堡峰會通過聯合宣言
· 市政府召開第91次常務會議
· 實現祖國統一 解放軍時刻准備著
· 地鐵11號線8號線完成重要節點 11號線一中心醫院—水上公園西路雙線貫通 8號線站內自動扶梯全部安裝到位
· 緬甸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
· 今日津城晴轉多雲 明日有大風降溫 請注意保暖
· 天津大學馮驥纔博物館正式落成 看看裡面都有啥?
· 日本軍事評論家:高市早苗涉臺謬論嚴重背離日本民眾和平意願
· 銀發經濟注入發展新動能 子牙經開區高新產業園簽約兩大重點項目
· AI信創融合 共築鏈群生態——2025京津冀信創產業集群對接交流活動在津舉辦
 

美國新聞周刊關於褻瀆古蘭經事件報道內幕(圖)

http://www.enorth.com.cn  2005-05-18 14:22
 

 

  《新聞周刊》將刊登文章《火是怎樣燒起來的》,記述『美軍褻瀆《古蘭經》』新聞出爐經過

  北京時間今晨,美國國務院發起外交攻勢,要求美國駐外使領館廣為宣傳《新聞周刊》已經收回美軍褻瀆《古蘭經》報道的消息,以期挽回這則報道在伊斯蘭世界造成的惡劣影響。

  《新聞周刊》此前承認關於褻瀆《古蘭經》事件的報道是錯誤的,並向因為該刊不實報道而引發的一系列抗議示威活動以及事件的受害者表示道歉。那麼該條失實新聞是如何出爐的?本報記者今晨連線采訪了最初報道該消息的編輯馬克·惠特克。

  《古蘭經》事件新聞編輯惠特克

  線索人事後否認

  本報記者今晨通過電子郵件采訪了《古蘭經》事件的原始報道編輯馬克·惠特克。他告訴記者,五角大樓稱,沒有證據顯示報道中的事件是屬實的,該報道所引述的一份政府調查報告中並沒有褻瀆《古蘭經》的內容。《新聞周刊》也正在調查這件事。由於報道引起暴亂,他說:『我們對由此事引發的騷亂受害者和受到牽連的美國士兵表達我們的同情。』

  惠特克表示,調查顯示,我們的報道中有失實的地方,我們的消息源後來改口稱,他不敢肯定自己是在軍方的調查報告中看到這些內容的,有可能是在別的文件中見過。所以,我們周一撤回相關報道。但是調查還在繼續,我們不會考慮對該報道的采寫者采取任何處罰措施,因為這一報道的出臺是『非常謹慎的』。

  惠特克向本報記者透露說,在2004年8月和10月,英國、俄羅斯的媒體以及阿拉伯半島電視臺早就做過有關美國監獄褻瀆《古蘭經》的報道,只是它們引用的是『被關押囚犯的證詞』,而《新聞周刊》的報道援引的是美國政府官員的話,更具可信性,因此引起了騷亂。文/實習生楊全錄

  《新聞周刊》述評

  肇事新聞是這樣出爐的

  那麼這篇引起全世界穆斯林廣泛抗議的新聞是如何出爐的呢?《新聞周刊》在其網站上公布了將於23日出版的新聞述評,題為《火是怎樣燒起來的》,文章中詳細記述了那篇原始文章的采訪經過。

  《新聞周刊》的資深調查記者邁克爾·伊西科夫早在去年底就對關塔那摩美軍基地的『美軍監獄內虐囚』事件發生興趣。為了進行調查,他打電話給一位熟悉的關塔那摩基地政府高級官員,這人長期以來都是他的線人,並且十分可靠。這位官員建議在文章中增加一些FBI郵件中沒有的新的細節,同時提到了『褻瀆《古蘭經》』事件。

  獲得這些線索後,伊西科夫致電監管關塔那摩監獄的美軍南方司令部請求證實,但南方司令部一名發言人拒絕就此評論。《新聞周刊》負責國家安全新聞報道的記者約翰·巴利在看到同事的這些材料後,認為這個材料比較敏感,於是他將文章的草稿寄到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處,詢問是否失實。

  這位官員只對文中這樣一個細節表示懷疑:2001年國防部派遣少將傑夫裡·米勒視察關塔那摩監獄,關於他可能對虐囚事件有責任的說法不真實(在草稿中對此做了相應修改)。這位官員由於對報告中其他幾項不知情而沒有表態。

  鑒於軍方和國防部官員都模棱兩可,均沒有明確否認,文章最終還是見刊了。

  人大新聞學專家

  報道敏感問題應先保證新聞真實性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陳力丹教授今晨告訴記者,《新聞周刊》事件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新聞事件,它在穆斯林世界掀起了反美高潮,並已造成數十人在衝突中死亡。由於報道中牽扯到民族和宗教問題,陳教授一再向記者強調,新聞媒體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應該十分謹慎。

  陳教授表示,從新聞業務的角度來看,記者對單一新聞來源應保持警惕。記者應當對自己的消息源提供的線索進行多方面核實,在牽涉到敏感或重要問題時首先應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其次纔是時效性。文/實習生楊全錄

  『美軍褻瀆《古蘭經》』事件始末

  5月6日,一巴基斯坦人士首次披露《新聞周刊》報道內容

  9日,《新聞周刊》刊出調查文章《軍方內部調查顯示關塔那摩監獄存在褻瀆<古蘭經>事件》

  10日,阿富汗學生和民眾開始抗議,11日發生嚴重騷亂,造成至少50人傷亡

  12日,沙特阿拉伯外交部要求美國調查該事件

  13日,當日的騷亂造成至少有19人死亡、53人受傷。巴基斯坦國民議會發出譴責

  14日,阿富汗總統首次出面,要求美國調查並嚴懲肇事者

  15日,《新聞周刊》刊登社論,表示道歉。

  16日,伊拉克穆斯林長老會提出強烈譴責

  16日,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稱,《新聞周刊》的錯誤報道損害了美國的海外形象

  17日,《新聞周刊》收回報道

  鏈接

  美國歷史上主要失實新聞

  ★1980年9月,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了一則令人揪心的故事:一個名叫吉米的8歲小男孩,在其母親的同居男友教唆下染上毒癮。記者簡妮·庫克憑此新聞獲得了普利策獎·面對後來的質詢,庫克終於坦白,她的報道純屬捏造。《華盛頓郵報》退回了有關的普利策獎項。

  ★《紐約時報》堅持百年不出失實新聞,但2003年,一名叫傑森·布萊爾的年輕記者自稱游遍了全美國,寫了73篇稿件,但其中36篇是杜撰的。在對他的稿件進行核實後,《紐約時報》進行了150多次采訪,並道歉。

  ★2004年5月30日,《紐約時報》刊登了輿論監督員奧克倫特的自我批評文章,稱該報錯誤地報道了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內容。

稿源:法制晚報 編輯:鐵岩
美政府動員使館 彌補《古蘭經》報道所致損失  05-05-18
美撤回褻瀆《可蘭經》報道未能平息穆斯林憤怒  05-05-18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2010年『成品家裝』(圖)
【專題】大型史詩電視劇《解放》
公安鋼管園區治安分局積極開展夏季嚴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殺 中方要求菲律賓解釋發動強攻原因
金鏡頭獎評委會:《挾屍要價》照片不存在造假
從籃球世界杯舉辦城市,看中國籃球『熱區』
楊博尊劉玉濤曹六洲破全國紀錄 天津游泳選手創佳績
天津聾人男籃得分王韓超:我的偶像是林書豪
硬地滾球上演『有愛』一幕 上海隊員『讓球』避免零封
大比分戰勝北京 盲人門球天津與浙江會師決賽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國常會:充分釋放政策效能加快擴大有效需求
8月汽車市場穩定增長 乘用車零售增幅近兩成
A股半年報出爐 能源企業成為最大贏家
金領冠旗下又一大單品通過新國標!塞納牧成為有機嬰配粉行業『領航者』
天津銀行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整體向好 中期淨利同比增11.8%
《你看誰來了》張桐被爆『搶戲李幼斌』的趣事
《你看誰來了》發布 任靜付笛生痛批『造謠者』
說出最想對閨蜜說的話 免費看電影《小時代3》
電影《誤殺》公映 全方位解鎖賀歲檔話題爆款
《被光抓走的人》看點 『津抖雲』免費請您看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