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總統希拉剋極力推動的《歐盟憲法條約》最終未能通過全民公決,這一結果31日引發法國政壇地震,總理拉法蘭向希拉剋遞交辭呈,希拉剋隨即任命內政部長德維爾潘爲新總理。
臨危受命的接班人
希拉剋與拉法蘭在愛麗捨宮臺階上握手揮別不過幾分鐘,一頭銀髮的德維爾潘就已趕到總統府。隨後,希拉剋與德維爾潘長談了一個多小時。
在選民眼中,德維爾潘是一個新角色,因爲他從未參加過任何選舉。
反對黨社會黨認爲,希拉剋以德維爾潘換下拉法蘭純粹是爲了換人而換人,根本不是在政策方針上加以改變。
三大通訊社的分析都認爲,法國民衆對推進歐洲一體化的核心文件《歐盟憲法條約》說"不",其實傳達的是對法國內政的不滿,特別是經濟。法國經濟目前處於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爲了達到歐盟的預算赤字標準而實行緊縮財政政策,一方面找不到其他刺激政策,經濟增長率降低、失業率高達10%,商業和消費信心都在下降。一些市場分析家預測,德維爾潘政府不會對這一難題給出新的答案。
美聯社認爲希拉剋有可能希望扶持德維爾潘做接班人,時間也許就在2007年總統選舉。但這是把雙刃劍,一旦此時德維爾潘臨危授命表現不佳,他也可能永遠失去當總統的機會。
雙雄盯着2007年大選
如果說德維爾潘是中右翼執政聯盟"主流派"的代表,那麼薩爾科齊就是"叛逆派"的代表。主張改革的人民運動聯盟薩爾科齊目前人氣很旺,得到中右翼聯盟和極右翼的認可。此前民調顯示,要求薩爾科齊出任總理的呼聲最高。
但是,薩爾科齊早已表露出取代希拉剋的願望,這使二人關係不睦。在遭受打擊後,選用同樣與薩爾科齊關係不好的德維爾潘當總理,希拉剋制約"叛逆派"異動的信號相當清晰。但值得注意的是,希拉剋同時作出的妥協。有消息說,薩爾科齊可能會在德維爾潘政府中擔任內政部長。
不過,薩爾科齊這次也表現出了足夠的隱忍。雖然此前他曾批評德維爾潘沒經選舉不夠當總理的資格,但卻並沒有就德氏上任而大發不滿,反而表態願意入閣。法新社認爲,這一方面說明薩爾科齊在爲2007積累資本積蓄力量,另一方面,現在這個關口,誰當總理都不好受,薩爾科齊恐怕更願意旁觀德維爾潘如何脫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