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論壇
點擊觀看視頻新聞
北方網專稿(記者劉雁軍 攝象韓亮):在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記者來到天津市戒毒所。這裏收容着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吸毒者,一個個深受毒品折磨的生命正在這裏接受着新生的改造。天津市戒毒所是本市唯一正規戒毒機構,目前已收治各類戒毒人員5063人次。
 |
| 戒毒所醫師爲患者進行藥物治療 |
就這樣染上了毒癮
今年21歲的小麗在戒毒所已治療3個月了。對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小麗憂鬱再三才向記者談起。三年前,她畢業於本市某職專影視專業,由於比較喜歡唱歌再加上有一定的天賦,畢業後她便選擇在夜總會唱歌。小麗歌喉優美,總有客人捧她的場,工作一段時間後,她便攢下了十幾萬元的存款。20歲那年,小麗在夜總會結識了一位“好朋友”,就是在這位“好朋友”的不斷“勸說”下,小麗對毒品漸漸上癮了。後來,小麗平均每天要花掉400元用於吸食毒品,並且毒癮越來越大,由剛開始的吸食到後來的皮下注射,最後發展到靜脈注射。就這樣,十幾萬元存款揮霍得所剩無幾了。在戒毒所的這段日子裏,小麗下定了決心:康復後決不再碰這些毒品,更重要的是要遠離夜總會,遠離她的“好朋友”。
與小麗不同,張海可以說是“被動”染上毒癮的。今年32歲的張海是本市的一名個體戶,幾年的經商生涯使他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名車和房產。一次交通事故,張海因腿部骨折住進了醫院。一位生意上的朋友來看望他時帶了一包“藥”,稱服用這種“藥”可以緩解疼痛,並有助於骨折處快速癒合。聽信了朋友的話,張海在住院期間每天服上一包“藥”,到了出院的時候可就離不開它了。很快,張海幾年經商賺的錢就隨着吸食毒品“燒”光了了。終於有一天,張海和幾個朋友在家中吸毒時被警方抓獲,被送到戒毒所強制戒毒。
 |
| 患者們進行手工勞作 |
其實他們也很想戒
不管是“主動”吸毒,還是“被動”成癮,其結果都是一樣:傾家蕩產,不能自拔。在市戒毒所,至今已收治了5063人次的吸毒者,這個數字比2003年時增長了27%,而且還不包括尚未登記在冊的。同時,戒毒後在半年內復吸的比例在80%左右。市戒毒所張洪喜所長告訴記者,在市戒毒所戒毒的患者中,不少是“熟面孔”接受二次、甚至三次強制戒毒的爲數不少。其實,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真心想戒毒,然而毒品的心理依賴特性決定了他們很難順利地與毒品劃清界限。
張洪喜說,吸毒人員實際上是病人,是精神方面的病人。他們很難擺脫心理對毒品的依賴。包括海洛因、搖頭丸在內的所有毒品都具有四個基本特徵:依賴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其中,依賴性分爲生理依賴性和心理依賴性兩個方面。生理依賴性是指在某一段時間內不斷地使用某種藥物帶來的生理上的變化。藉助藥物治療和日常調養,戒掉生理依賴,需要3—6個月的時間;心理依賴性是在多次用藥後所產生的在心理上、精神上對所用藥物的主觀渴求或強制性覓藥的心理傾向。吸毒人員文化、心理素質和情商較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時缺乏積極的心態,普遍表現爲焦慮和抑鬱。在毒品的心理依賴作用下,往往無法忍受從而復吸。因此,如何戒掉吸毒人員的心理依賴,目前仍是醫學界的一大難題。
八種類型染上毒癮
據介紹,近年來,天津吸食毒品人羣的年齡結構發生了變化,從1992年35歲以上吸毒者居多逐漸轉變爲20-30歲吸毒者居多,並且87%以上採用注射的吸毒方式。而且近1-2年,吸食海洛因合併藥物濫用者明顯上升,藥物濫用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種多樣,包括安定類、鎮痛類及精神科類等藥物。據分析,吸毒人員染上毒品的原因不盡相同,大致有8種類型:盲目好奇;貪慕虛榮,趕時髦,以吸毒爲時尚;追求刺激和享樂;無知和輕信;賭氣或逆反心理,爲尋求心理平衡和報復而吸毒;被誘騙脅迫;自暴自棄,逃避現實或遇到挫折,借毒消愁;心靈空虛,尋求心理寄託。
市戒毒所所長張洪喜說,從目前情況來看,吸毒者中無業者和個體業者佔首位。這些人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多隻有中學文化。無業人員多因爲精神空虛,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承受壓力能力差,意志消沉,企圖借吸毒來逃避現實,以求獲得自我解脫。而個體業者則因爲缺乏正確的人生目標,隨意性較強,追求享樂和刺激。
生理戒毒並非難事
雖然毒品危害無窮,但市戒毒所目前收治的5063人次的吸毒者中,自願前來戒毒的人佔比例很小。市戒毒所醫師萬春平分析說,吸毒者對戒毒其實始終處於一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他們都知道毒品的危害,害怕毒品傷害自己的身體,雖然很想戒毒。但總是留戀吸毒時的快感;再有吸毒者雖然很想戒毒,卻害怕到戒毒所受管制,更怕受到各種處罰,所以乾脆放任自流,種種原因致使他們陷入毒淵而不能自拔。
其實吸毒者也是受害者,戒毒所採取的也是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根據每一位戒毒人員的不同情況制訂不同的治療方案。前期採用口服西藥控制戒斷症狀;後期採用中藥消除殘留症狀,輔以鍼灸、激光等治療,使患者在短期內消除戒斷症狀。萬春平說,對於吸毒者來說,生理戒毒並不是十分困難,但如何保證他們從心理上徹底擺脫毒品卻是一個難題。因此,戒毒所除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外,還開展毒品相關知識的講座,提高患者對毒品及其危害的認識,管教也定期與患者談心,增強其戒除毒癮的信心。此外,爲了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市戒毒所還開展了廣播體操、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活動,使患者的體質得到加強,使他們迴歸社會時能適應正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