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前被八國聯軍掠走的大沽炮臺鐵鐘,昨天下午終於回到了故鄉天津塘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被掠文物,首次以無償歸還方式迴歸祖國。
大鐘暫時安放在塘沽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市民大廳內。經過專家的仔細辨認,刻在大鐘上的完整文字是:“大清光緒十年立,海口大沽”、“樂威毅公祠”、“保定府鑄”、“皇圖鞏固”、“練軍官兵仝人公立”。在大鐘的最上面,對稱地刻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大鐘的最下面則是一圈八卦圖。據專家介紹,1901年《辛丑條約》後大沽口炮臺被迫拆除,故大沽炮臺留下的文物非常少,所以這個大鐘對於研究大沽炮臺歷史有着重要價值。
據介紹,105年前,大沽鐵鐘就懸掛在大沽口北岸防禦要塞——大沽北炮臺(俗稱“石頭縫炮臺”)上。1900年6月17日凌晨,八國聯軍攻打大沽炮臺,大沽守軍頑強抵抗,但最終失守。其間一名叫奧蘭多的英國軍人發現了這口重達200餘公斤的鐵鐘。侵略者將其掠到英國後,最終將其作爲戰利品懸掛在朴茨茅斯市維多利亞公園裏。大沽鐵鐘後來被朴茨茅斯博物館收作保護文物,樸市還爲鐵鐘專門建造了一座中國式石亭。
據悉,塘沽區將於明天在大沽炮臺舉行隆重儀式,熱烈歡迎流失105年的大沽鐵鐘從英國迴歸家鄉。大鐘將由塘沽區歷史博物館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