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感染豬鏈球菌的患者在資中縣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治療。
豬鏈球菌引起人-豬鏈球菌感染 累計發病80例死亡19例疫情 上報世衛組織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農業部辦公廳新聞處25日聯合通報,2005年6月下旬以來,四川省資陽市相繼發生了以急性起病、高熱、伴有頭痛等全身中毒症狀,重者出現中毒性休克、腦膜炎爲主要臨牀表現的病例。根據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有關專家初步認定,疫情繫由豬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人—豬鏈球菌感染。
未發現人傳人現象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及農業部辦公廳新聞處告知媒體,人感染豬鏈球菌的直接因素爲宰殺、加工病死豬。病例呈散狀分佈,未發現人傳人現象。人感染該病的潛伏期爲數小時至數天,平均潛伏期爲2至3天。多數病例發病急、臨牀表現重,約50%病例發生中毒性休克綜合徵。
累計發病80例
兩部委發佈消息說,截至7月24日中午12時,累計發病80例,其中臨牀診斷67例,疑似13例;已經死亡19例,治癒出院4例,現住院病例中病危17例。病例分佈在資陽市、內江市的4個區(縣),發病患者共涉及40個鄉鎮(街道)、75個村(居委會)。
衛生部和農業部介紹說,疫情發生後,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疫情發生地的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行動,深入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主動搜索病人,對病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千方百計切斷傳播途徑,盡最大努力減少死亡。衛生部和農業部立即派出聯合工作組協助當地衛生、農業部門緊急行動,確定定點醫院,培訓醫務人員,廣泛開展排查,搜索可疑病人和可能感染豬鏈球菌的生豬。同時,加強健康相關知識教育宣傳,提高廣大人民羣衆防病意識。要求當地居民不要宰殺、加工病死豬,防止疫情傳播。
疫情上報世衛組織
衛生部、農業部表示,兩部委將繼續加強與四川省及疫情發生地有關部門的聯繫,組織做好豬羣和人間疫情的調查、防控和實驗室檢測工作。衛生部、農業部分別已將疫情及防治工作進展及時通報港澳臺地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
豬鏈球菌病
通過傷口消化道傳染
豬鏈球菌病屬國家規定的二類動物疫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鏈球菌分佈廣泛,常存在於健康的哺乳動物和人體內。在動物機體抵抗力降低和外部環境變化誘導下,會引起動物和人發病。豬鏈球菌病可以通過傷口、消化道等途徑傳染給人。對豬鏈球菌病,通過預防性治療和採取免疫、消毒等綜合措施,是可以控制和撲滅的。
本病流行無明顯季節性,但有夏、秋季多發,潮溼悶熱的天氣多發的特點。有時甚至可呈地方性爆發,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給規模化養豬造成嚴重的損失。
蚊蟲叮咬也可能傳染
記者昨晚9時在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科門前看到,有個自稱是衛生防疫部門的人叫出了一名叫唐韋(音)的男子進行調查。
唐韋稱:“19日中午,他的親戚楊某從馬鞍(音)方向背來20幾斤豬肉。”當時,豬肉被放進了冰箱沒有吃。但到了23日,唐父出現了發暈等症狀。24日唐父被送進了醫院。調查人員向唐解釋說:即使沒吃過肉,通過蚊蟲叮咬也會傳染。
疫區飼料業受衝擊
記者昨日下午6時30分,在資中市區,遇到了一輛寫有“豬老大”字樣的飼料送貨車,該車駕駛員李玉偉告訴記者,他是成都東港飼料公司資中配送中心,“豬老大”飼料的送貨員。他說,疫情的擴大已經給飼料業造成了影響,從22日開始,他們的飼料銷售大約下降了50%%。過去,他每天可以送3車左右,從22日起,有時只送一車,有時甚至“打白板”。他還告訴記者,生豬的市價也由過去的3元以上,降到了2.6—2.7元。
病死豬肉致人死亡有先例
去年11月,江蘇泰州戴窯鎮一農民因食用病死豬肉身亡。流行病學調查認爲,該農民爲疑似豬鏈球菌感染。
據瞭解,該農民時年57歲。去年11月7日,他與另外4人將本村一村民家的死豬買下宰殺,5人將豬肉均分後帶回家醃製。11月9日,該農民感到不適,10日下午到戴窯鎮中心醫院,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