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社區屢受佔道之苦,成了很多讀者遇到的生活難題。爲何非法佔道屢禁不止?爲此,本報記者近日針對非法佔道經營問題進行了採訪。
記者在對河北區中山路、河東區常州道和三號路、南開區萬德莊大街、河西區尖山路等市區的十多條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員相對多的道路以及主幹道南京路、廣東路、圍堤道等進行走訪中發現,規劃較好、管理到位的主要街道,很難看到佔道經營的現象,而佔道經營較集中的地方主要在農貿集市附近、城鄉接合部以及房屋出租率較高的居民區。
記者目擊A 菜場附近普遍佔道經營
在河北區橋園市場外,百米多長的街道似乎已成爲市場的一部分,賣蔬菜水果的、賣雜貨的、賣外貿衣服的以及攤點兒將這一帶人行道擠得滿滿當當。一個賣海蝦、海蟹的攤販將一輛大發車停在馬路邊,幾個大水盆在街道上一字排開,不到20米寬的道路被他佔去了一半。攤販一邊吆喝一邊賣力地攪動着水盆裏的海蝦,盆裏淌出的帶着腥臭的水在人行道上四處流淌。橋園市場的亂擺賣問題曾被河北綜合執法部門多次治理但收效甚微。一名在道路上賣水果的攤販表示,在“市場門口”擺賣的這些攤點兒都是向市場交了錢的。在他看來,交了錢就意味着自己的行爲已經“合法化”。
家住福橋裏的張先生是橋園市場外非法佔道的受害者。因爲他每天都要經過橋園市場,都要從非法佔道的商販中間過,經常與商販搶道成爲張先生最頭疼的事。7月22日晚上7時左右,張先生駕駛自己的白色夏利車回家時,被路邊一輛賣水果的三輪車“掛花”了,而爲了躲閃三輪車,張先生又撞到了前邊的公交車,導致張先生的愛車面目全非。至今,張先生仍心有餘悸,他說:“我再過那兒時,看見路邊停着三輪車就趕緊踩剎車。”
記者目擊B 店外經營也屬非法佔道
佔道經營的另一種現象是店外經營,即有固定門市房的商戶在店外道路上開展經營活動,多爲焊接、車輛修理、拉麪館、小飯店等。目前,在本市的主、次幹道上都能見到這種現象。
在河東區有一條狹小的井岡山路,路雖然窄,但卻非常熱鬧。狹小的井岡山路是夜市佔道較集中的地方。每天晚上某超市對面的一排店鋪就開始“擴張”,將桌椅都擺到了馬路上。許多出租車開到這兒都不得不調頭,越到深夜食客越多,住在附近的居民深夜經常會聽到汽車的“長鳴”,都是被阻車輛“撒氣”經常用的方式。
“這與有關部門審批不嚴有關。”河東區綜合執法大隊的李科長說,“修理汽車的沒有真正的修理廠房,臨街租一間房就可以開業;拉麪館、小飯店除了做飯場地外,租用的房子放不了幾張桌子,離開了佔道根本無法經營。這類不具備經營條件的門店,竟能通過有關部門審批開業,給佔道經營的治理帶來難度。”
佔道經營爲何屢禁不止,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佔道原因1 爲了生計我佔了道 後記
與橋園市場相比,南開區萬德莊大街的違章佔道現象就更爲嚴重了。位於市中心,而且還緊鄰着二十幾個居民區和幾所大學,並且這些居民區的房屋大部分都承租出去,有相當多的外來人口和大量的學生聚居在此。在僅一百米長、十米寬的萬德莊大街上,就有40多個攤點,這其中包括燒烤攤兒、水果攤兒、算命攤兒等。當被問到爲何不到附近的市場裏去經營時,一名水果攤主表示:“誰願意提心吊膽地在馬路上做生意?可是如果進市場賣,我們根本就交不起攤位費,交完這個費那個費,一天賣這點水果還能賺什麼錢?”
在調查中記者瞭解到,擺攤兒設點的小販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外地農民,他們幾乎來天津都超過一年時間,而且都是經熟人介紹來津的。一位安徽籍的攤主告訴記者,他來天津已經三年,前兩年時間都在飯館打雜,後來聽老鄉說賣麻辣烤串賺錢,就決定自己幹了。他說:“幹這個比打工賺錢多,但特別辛苦,一大早得去市場批發乾貨,白天在家把各種各樣吃的穿成串兒,晚上就出攤兒賣。幹這個也太危險,一不小心就被城管抓住了。”
擺刨冰攤兒和盜版光盤攤兒的本地人佔大多數,而且以無業、失業人員居多。在萬德莊大街一進口擺刨冰攤兒的大姐告訴記者,她白天到別人家做鐘點工,晚上纔出來擺刨冰攤兒,她有一個上高二的兒子,丈夫也失業在家,他們就想多爲兒子攢點兒上大學的錢。
佔道原因2 消費者爲非法佔道“助威”
“有衆多食客捧場是燒烤之所以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人員告訴記者,津城不少市民都爲露天燒烤“埋過單”,有些市民還吃燒烤成癮,在客觀上爲露天燒烤起到了“助威”作用。而對於衆多的燒烤業主來說,儘管露天燒烤售價較爲低廉,但同樣存在着暴利。據業內人士透露,肉串“賣一串能掙一串”,一個不起眼的燒烤攤兒一個夏季的利潤非常可觀。
無獨有偶,與燒烤攤兒一樣,其他的商販也是全憑大夥的捧場纔會生生不息的。南開區西湖村大街和萬德莊大街附近有三十多個小區近十萬名居民,吃早點是居民一直都很頭疼的問題。在兩條街上只有兩個飯館賣早點,其餘的飯館根本不售早點,附近居民吃早點就只能依靠小攤小販來提供了。竹徑裏小區居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她明明知道在小攤兒上買早點不衛生,但也沒辦法。王女士說:“平時我上下班開車路過萬德莊大街,看見商販佔道,自己被堵在路上過不去,說實話,心裏恨死他們了。但話又說回來,虧了有這些人,要不我們家的早點都沒處買去。我們這附近有二三十個小區,底商不少是做餐飲的,但就是沒有賣早點的,所以大夥吃早點就只能靠小商販們了,沒了他們還真不行。”
西湖村大街和萬德莊大街都離附近幾所高校特別近,附近凱立花園、同安裏、佳音裏、雲棲裏等三十多個小區中就有近兩萬名學生和外來人口。記者瞭解到,經常光顧小攤小販生意的五成以上都是這些學生,學生給了商販們生存的空間。某高校學生小齊和同學八個人一起在佳音裏租了一個兩居室,平時吃飯都是在小區附近的攤點上解決的,她說:“在學校裏吃一頓飯要花四五塊錢,而在小攤兒上吃碗拉麪才兩塊錢,我們幾個人幾乎每天都是在外面買吃的。”
佔道原因3 管理經費來源於攤位費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本市佔道經營現象比較突出的是各街所轄的次幹道及背街小巷。對這些道路實施日常管理的是各街道辦事處,而辦事處有限的人員要通過管理保持所轄道路“一天三掃,垃圾日產日清,乾淨整潔”,就必須聘用保潔員。而辦事處聘用保潔員的費用,都需要辦事處自己解決。
河西區某街道辦事處目前管理着10條次幹道,需要聘用20名保潔人員,而這些人員的工資來源一些固定門臉房的衛生費和佔道經營的流動攤位的衛生費和攤位費。
“當佔道經營成爲各個辦事處經費的主要來源時,佔道經營不但不會被制止,反而可能成爲辦事處暗中競相開展的經營項目。”河西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一位工作人員說,“辦事處收取了人家的相關費用,佔道經營者經營起來就理直氣壯,這也是造成執法隊伍執法過程中屢受阻撓的原因之一。”
佔道原因4 農貿市場佈局不合理
目前,本市大約有一百多個正規的農貿市場,但由於分佈不大合理,居民購物很不方便。而佔道經營的攤位往往就設在居民小區附近甚至門口,居民採購方便,需求必然催生市場。
據瞭解,南開區萬德莊大街附近有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居民區,居民人口超過三萬人,但在這條大街上卻只有兩個農貿市場,根本無法完全滿足居民日常所需;河東區華昌道附近有包括聚安園、盛華園、華瑩裏等十幾個居民區,但目前這附近只有一個小小的菜市場……在沒有建立起方便而正規的市場之前,這些區域的佔道經營要真正取締十分不易。
城市整體規劃時對農貿市場建設佈局估計不足,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缺少農貿市場,是造成農貿產品攤位佔道經營現象嚴重的主要原因。
佔道原因5 行政執法影響管理力度
對本市的違章佔道經營現象,有關管理部門也採取了經常性的整治活動,但有些區域實際效果並不明顯,佔道經營現象沒有杜絕,似乎還有愈演愈烈之勢。
一位執法人員對記者說:“目前對佔道經營的治理,只能靠城管隊員哪出了問題奔哪兒去,好像總是很被動。我們的隊員幾乎天天出動,一出動就要忙活到半夜。然而攤主會和你‘打游擊’。從手段上說,沒收流動商販點兒東西他不在乎。說到罰款吧,依據《天津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在交通要道擺設攤位的,應沒收其在違法處所得和非法財物並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這個數目肯定不足以使流動商販從此洗手,他們的獲利遠大於此。從力量上說,綜合執法人員是行政執法,不被攤販理解,偶爾遇到暴力抗法,又沒有公安機關的配合,很是被動。每次看到有同事身上帶着傷,大家心裏都會有說不出的酸楚。”
南開區綜合執法人員小王和他的同事小高在去年春節期間就被一夥商販打傷過。小王說:“去年春節我值班,大年初四,市民舉報在鞍山西道鳳荷園附近有商販佔道,車輛無法通過。我和同事小高正好在那附近巡查,就先趕到那兒,那些商販都是一夥的,不但不聽我們的,還聯合起來把我和小高打了,他們一共六個人打我們兩個人,幸虧我們隊員趕到及時,要不我可能就會被他們打得更重。”
爲了解決好社區居民出行問題,徹底清理非法佔道,本報將同有關部門一起,對非法佔道進行曝光和清理,同時也希望讀者對清理非法佔道,還津城整潔乾淨獻計獻策,讓居民出行不再受擺攤兒佔道之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