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秋季開學在即,爲確保今年新考入普通高校的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入學,昨日,市教委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市教委要求各高校必須從當年所收學費中足額提取10%的經費,專款專用,通過各種方式對貧困家庭學生進行資助。
與此同時,在下發的通知中,市教委還要各高校適當提高校內勤工助學崗位的報酬,
原則上不低於8元/小時(按照相關規定,從7月1日起,本市非全日制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爲每小時6元)。
據悉,目前本市高校已形成“獎”、“貸”、“勤”、“補”、“減”和“綠色通道”等資助政策體系。
對足額提取學費的10%進行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市教委強調說,各高校要按教育部的規定,必須保證專款專用。市教委還將與市財政局聯合對所有高校的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未按規定執行的高校,將給予通報批評。
在下發的通知中,市教委要求說,各高校要調整經費支出結構,對學生工作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在經費安排上適當有所傾斜,確保開展貧困生資助工作對經費的需求,拓展校內外勤工助學崗位。
同時,市教委還要求說,各高校要提倡開展社會捐助、師生互助、學生互助等方式的幫困助學活動,拓寬資助渠道。另外,要針對家庭貧困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給予他們個性化、全方位的關心和資助。
高校需建立懲治預防腐敗體系
昨日和前日,市科教黨委、市教委召集滬上高校的黨委書記和校長召開市高校黨政負責幹部會議,就上海的教育改革問題集思廣益。
會議指出,高等教育要力抓四方面的改革:抓用人分配製度改革,集聚高水平的教學科研人才;抓科研製度改革,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繼續深化高校後勤改革,提高服務保障能力;加強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會議強調,高校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三位一體的懲治預防腐敗體系,爲高校改革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