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超級穹頂”體育館附近在遭受“卡特里娜”颶風襲擊前後的拼版圖片:在1996年12月30日拍攝的上圖中,體育館四周車水馬龍,流光溢彩,一片繁華景象;而在拍攝於2005年9月3日的下圖中,體育館四周陷入黑暗之中,已沒有絲毫的昔日繁華景象。
這場罕見的“卡特里娜”颶風,8月29日從墨西哥灣登陸,橫掃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等沿海地區,颶風引發的海浪衝毀防波堤壩,繁華的新奧爾良市頓成一片澤國,迄今有近萬人死亡、失蹤,數十萬災民流離失所,美國經濟和民衆信心遭到沉重打擊,政府也面臨空前壓力,美國社會處於2001年“9·11”以來最嚴重的考驗之中。
如今,這場颶風引發的災難還沒有完全過去,繁重的救災工作纔剛剛開始,更艱鉅的災後重建還難以着手進行。不過整個世界顯然都對美國遭受的這場巨災予以深切關注,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紛紛伸出援手,盡力協助美國政府和民衆減少災難損失。
雖然如此,各方面顯然無法忽視這場巨災給美國帶來的重創。死亡和失蹤人數還在不斷增加,災民處境相當艱難;保守估計經濟損失也可能達到創紀錄的上千億美元,大批保險公司將支付鉅額理賠,有的甚至可能就此破產;雖然颶風只是橫掃了墨西哥灣地區,但整個美國都感受到油價的飛漲和救災的忙亂,美國國會緊急批准投入105億美元用於援助和救災,一些權威預測機構則將美國今年第三、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下調了0.5到1個百分點。
面對如此慘重損失,美國許多人士已開始沉痛反思:這場災難究竟是無法避免的天災,還是或多或少有人爲因素?更深遠的思考則試圖超越這次巨災,追問美國將向何處去?會否在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下走向衰落?很顯然,無論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其重要性已經不僅僅關乎美國這個頭號超級大國自身,而且涉及整個世界的穩定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