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應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邀請,於10月28日開始對朝鮮進行爲期3天的正式友好訪問。這是胡錦濤2002年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第一次訪問朝鮮。儘管訪問只有3天,卻引起中外媒體高度關注。
1949年10月6日,中朝兩國建交,朝鮮是最早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兩國保持着傳統友好合作關係。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中朝兩國開始建立起一種基於現實利益的合作關係。以2000年5月金正日訪華爲標誌,兩國開始發展一種不同於過去“同志加兄弟”式的同盟關係的新型合作關係。兩國關係的這種變化是中朝兩國對對方的戰略價值重新評估後的結果。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朝鮮開始對內對外政策的調整,對內實施試探性的經濟改革政策,對外試圖改變在國際社會中的孤立狀態,爭取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
胡錦濤主席此次訪朝將使中朝傳統友誼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揚光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說,從時間來講,我們進入新世紀已有了一段時間,但就中朝關係來講這是一個新的階段,這可以作爲第一層理解。從另一方面來講,無論是中國還是朝鮮都在發生巨大變化。這也是新情況。
形勢的變化要求中朝關係作出相應調整,而且這種調整已經在進行。專家認爲,六方會談爲中國對朝政策的調整提供了一個契機。使中朝關係逐漸從特殊關係變爲正常的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這不但符合中國利益也符合朝鮮的利益,也應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中朝關係不能僅僅限於中朝兩國之間考察,而是需要放到東北亞、東亞乃至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來考察。
胡錦濤主席這次訪問的重點之一是加強中朝經貿關係,探索合作的新領域和模式。國務院副總理吳儀10月上旬訪問朝鮮之際,曾向朝方提出一項方案,即在朝鮮東北部的重工業基地咸鏡北道就礦山開發、制鐵工業以及港口開設這三大領域向朝鮮提供援助。這項提案受到朝方的歡迎,已原則上達成一致。中國擴大與朝鮮的經濟交流,有利於雙方的實際利益。目前中國在咸鏡北道的鐵礦投資計劃正在穩步推進,幾個中國東北的大型礦業集團也正在幫助朝鮮開發礦山。這些合作項目一旦展開,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步伐,也會給朝鮮經濟帶來起色。
朝鮮目前正處於關鍵時刻。在朝鮮國內,經濟還比較困難,而國際社會對朝鮮政局和金正日總書記的猜測較多。此時胡錦濤主席訪朝體現了中國在特殊時期對中朝關係的重視。當2003年1月朝鮮宣佈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導致朝核危機爆發時,中國採取的立場是:朝鮮半島無核化,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朝核問題。3年來,中國在美國和朝鮮中間擔當了調停人的角色。爲了讓朝鮮參加六方會談,中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多次派要員赴朝做說服工作。也就是說,自朝鮮核危機發生以來,中國領導人每次訪問朝鮮都帶了一項以前不曾有過的使命,即斡旋六方會談。前外交部長錢其琛,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外交部副部長戴秉國,前外交部長、國務委員唐家璇都曾出使平壤。2003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訪朝,促成朝鮮重返第二次六方會談。2004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訪朝,六方會談同樣是重要議題。今年10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訪朝也延續了這一慣例,尋求朝核問題繼續解決的辦法。在9月19日結束的第四輪六方會談中,朝鮮同意徹底放棄核武器計劃,換取國際援助和美國的安全保證。
胡錦濤主席的訪問選在擬於11月舉行的第五輪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之前進行,有兩重含義:一方面,這是對朝鮮在第四輪六方會談中做出讓步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要利用這次訪問敦促朝鮮領導人進行下一步談判。如何檢查和驗證朝鮮是否放棄核武器計劃將是第五輪六方會談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據《聯合早報》報道,美國打算要求朝鮮在3~6個月內分兩階段向國際社會申報其現有的核活動,並在第一次申報後完全停止其仍在進行的核開發活動,還希望確保對朝鮮核設施進行突擊檢查的權利,但預計朝鮮不會輕易同意美國的條件,美朝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再次陷入僵局的可能性很大。第四輪六方會談雖通過首份共同聲明,但這只是一個框架性的、原則性的協議,貫徹的難度很大。接下來的第五輪六方會談將要涉及各種實質性問題。中國的斡旋因此還得繼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