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 虞雲耀
胡耀邦同志是我們的老校長,爲黨的幹部教育事業、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在中央黨校工作時間雖然不長,卻受到全校同志的尊敬。
1977年3月3日,黨中央任命胡耀邦同志爲中央黨校副校長,主持工作,1982年4月24日離任。儘管從1977年12月以後,他還先後擔任多種重要職務,但仍然關心中央黨校的建設和發展,對中央黨校的工作投入了很大精力。
中央黨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嚴重摧殘。胡耀邦同志到校時,幫派勢力仍很嚴重,冤假錯案尚未糾正,黨校正常的工作機構和設施也遭到破壞,覆校工作千頭萬緒,百廢待興。胡耀邦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勇氣,不畏艱難,緊緊依靠羣衆,深入調查研究,把工作重點放在覆校開學的各項準備中。他採取整風會議等形式,讓在“文革”中停職的幹部參與覆校工作,果斷地在中央黨校停止繼續“批鄧”;他領導全校幹部羣衆集中精力揭批“四人幫”,處理“文革”遺留問題,平反冤假錯案;他經過整頓建立起新的領導班子,並以公道正派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人心,在很短的時期內就扭轉了混亂局面。爲保證在秋季正式招生開學,胡耀邦同志多方聯繫和溝通,爲中央黨校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和學科建設、資料的選編、校園的迴歸以及校舍的維修、圖書館的建設等等,付出了大量心血。
在胡耀邦同志主持下,中央黨校提出“一個陣地和一個模範”的辦學目標,即“不但要把黨校辦成捍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一個堅強陣地,而且要把黨校辦成一個發揚光大我們黨優良傳統和優良作風的模範”;規定中央黨校學員要完整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貫徹鄧小平同志提出的關於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主張,並決定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中共黨史、黨的建設學說作爲中央黨校教學和科研的主要內容。胡耀邦同志還向中央黨校學員提出了“四項要求”,即“利用在校這段時間,好好地讀點書,好好地想點問題,好好地總結點經驗,好好地準備着重新走上工作崗位”。他要求學員們“自覺地改造世界觀,經過學習在增強黨性、改進作風方面有明顯的進步”。
胡耀邦同志十分重視中青年幹部和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在他的關心支持下,中央黨校於1980年9月同時開辦了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和西藏民族幹部培訓班。大批高中級幹部和理論骨幹經過黨校培訓回到各自的崗位或分配到新的崗位後,對推動我們黨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實現全黨和全國工作重心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於胡耀邦同志的出色工作,中央黨校出現了多年沒有過的思想解放、生動活潑、安定團結、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中央黨校也由此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
胡耀邦同志在中央黨校工作期間,以非凡的政治膽略和理論勇氣,推動思想理論方面的撥亂反正。到黨校後不久,他就開始考慮創辦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要把這個刊物辦成一所“沒有圍牆的黨校”。在胡耀邦同志的領導下,《理論動態》在抵制“兩個凡是”,澄清思想是非、理論是非、路線是非、政策是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胡耀邦同志利用《理論動態》這個陣地,積極組織和推動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爲衝破“兩個凡是”的束縛,重新確立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作出了突出貢獻。1978年5月10日,《理論動態》發表了經胡耀邦同志審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表了這篇文章,新華社向全國轉發。在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領導和支持下,一場規模宏大、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在全國轟轟烈烈展開。這場大討論,實質上是一場呼喚我國社會主義新時期偉大變革的思想解放運動,在黨和國家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胡耀邦同志在中央黨校工作的時間並不長,他之所以能得到人們的尊敬和深切懷念,主要是他對黨、對祖國和人民懷有一顆忠誠的赤子之心,把黨的事業視若生命;他好學深思,保持着共產黨人不斷進取、勇於開拓的活力;他嚴於律己、坦誠待人,密切聯繫羣衆,真誠關心同志。
胡耀邦同志離開我們已經16年了,但他從事的事業長存、風範永在。我們今天可以告慰他的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和關懷重視下,中央黨校的教學、科研和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黨校事業欣欣向榮、不斷髮展。全校教職員工正在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深化教學科研改革,完善教學新佈局,加強信息化建設,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施教、從嚴管理,爲黨的幹部教育事業而不懈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