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韓國總統盧武鉉(右)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東盟10+3峰會上。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這幾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從12月12日到14日,第11屆東盟國家峰會、及東盟與中日韓峰會(10+3)、首屆東亞峰會相繼召開。更重要的是,這些會議召開之前,日本政要說了許多要當『東亞領袖』的是非之話,極大增加了這些峰會的噱頭。而此前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執意參拜靖國神社,搞僵了與中韓之間的關系,中韓領導人都決定會議期間不見小泉。從一到吉隆坡起,小泉從話語到面部表情都進入了媒體的嚴密監控之下。日本媒體更是跟著一驚一乍,一會兒哀嘆日本在峰會上『明顯被孤立』,一會兒又宣稱日本與中國在峰會上『打了個平手』。
12日下午的10+3峰會,新聞中心電視屏幕直播了剛開始的幾分鍾。本報記者看到,東盟各國(除東道國馬來西亞)領導人率先入場圍坐在圓桌旁,接著是中國總理溫家寶和韓國總統盧武鉉,再是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各國領導人都很禮貌地向『左鄰右捨』打招呼。小泉則姍姍來遲,巧的是,會議主辦方安排他坐在溫家寶總理的左邊。小泉走到座位旁,作勢想坐時,巴達維總理說:各位到齊,可以合影了。溫家寶總理和其他國家的領導人紛紛站起身來。小泉想打招呼時,碰到的都是背影,只好悻悻地跟著起來去合影。
韓國聯合通訊社則說小泉在吉隆坡『表情苦澀』。該社13日發表文章說,中日韓三國峰會被取消後,取而代之的是韓中兩國舉行了峰會。這就是日本歪曲歷史所造成的東北亞三國外交的現實。文章說,韓中兩國領導人的峰會,原定的時間是20分鍾,但舉行了50分鍾。兩國領導人就日本歷史問題等達成了廣泛的共識。尤其是兩國領導人對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以『一個聲音』加以批判。文章介紹溫家寶總理嚴厲地批評說,小泉連續5次參拜靖國神社極大地傷害了中國、韓國人民的感情,給中日和韓日關系制造了嚴重的障礙。中韓日三國能否加強合作,關鍵取決於日本領導人。盧武鉉總統對取消三國峰會表示贊同,對中國的立場表示『共感』。文章評論說,與會的各國人士一致認為,日本在東盟10+3領導人會談的舞臺上已處於孤立的狀態。文章認為,亞洲國家目前正在向日本『施壓』,加上中韓對日冷淡,日本在區域內的立足點越來越小。
日本《東京新聞》13日說,會議期間,中韓兩國首腦在雙邊會談中強烈譴責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強調參拜靖國神社是中日韓三國合作關系的障礙。中韓兩國還明確表示要聯手應對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對小泉的不信任感明顯增強。不僅按慣例在國際會議場合都要舉行的日中、日韓兩國首腦會談被拒絕,連日中韓三國首腦會談也被推遲。文章最後感嘆說,中韓兩國對日本構築起的包圍圈越來越紮實,日本明顯被孤立。 日本會晤遭拒炒作閑談
不過,日本有一套給自己找面子的方法:一是頻頻舉行新聞發布會,試圖主導媒體的報道方向。
在當晚日本外務省官員對外國記者的吹風會上,這位官員不提10+3峰會,而大談10+3工作午餐會。《東京新聞》的報道稱,在12日的東盟與中日韓首腦午餐會之前,中日韓首腦在休息室就座時,韓國總統盧武鉉坐在三個並排的單人沙發的中間,小泉首相和溫家寶總理坐在兩側。於是小泉主動向坐在中間的盧武鉉說:『現在日本出現了「韓流」,韓國的電視劇非常有人氣,聽說在中國也很受歡迎。』該報說,『韓流』成了小泉首相努力化解日中韓首腦之間僵局的一個『很好話題』。但該報同時說,盡管小泉一直在作秀,但根本看不到小泉有在任內打開亞洲外交僵局的有效對策。
即使關於『閑談』的上述說法,在許多記者看來也是忽略了一些重要細節。日本外務省的官員在介紹完情況後,記者紛紛追問三國領導人談論了什麼題目,這位官員承認,他自己沒有參加午餐會。他所知道的,都是另一位日本官員說的。他的吹風立刻失去了可信度。
對於同樣一個新聞,韓國聯合通訊社的報道是,當時日本首相小泉企圖與盧武鉉總統搭話,想談點『韓流』等輕松話題,但遭到『抵制』,盧武鉉沒有理睬小泉,雙方沒有實現『有意義的對話』。而當時,盧武鉉已經是離小泉最近的首腦了。
吉隆坡的一位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炒作小泉與中韓首腦『閑談』,本身就說明日本對自己的外交能力很不自信,有受到孤立的恐懼感。
這完全不是一個正常的大國的舉動。 頻送大禮討好東盟
小泉給自己找回面子的第二個方法是給東盟『送大禮』。
12日,日本官員宣布,日本決定幫助東盟國家抗擊禽流感和流感,包括一項約1.35億美元的援助,在2006年1月主辦一次關於早期控制的國際會議,在禽流感及流感領域每年培訓100名來自亞洲的人纔,並提供相應的設備如實驗室等。
這只是東盟系列峰會開始後,日本送來的值錢禮物之一。此前,日本已經宣布,日本將與馬來西亞簽署『經濟伙伴協定』。日本此前只和新加坡和墨西哥簽署過類似協定。日本還將在馬成立一所大學。13日、14日日本方面都預訂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屆時還會有『禮物』
公開。日本不斷向東盟送『大禮』,是知道有豐厚的回報。日本在東南亞有著傳統的經濟利益和巨額援助,比如在馬來西亞,日本有1000多家企業,僱傭了20多萬員工,馬來西亞有4000多名學生用日本的獎學金在日本留學。正因為如此,東盟國家對日本的態度與中韓有些不同。10+3峰會上,東盟各國領導人沒有直接提到歷史問題。東盟記者感興趣的問題也多是,日本答應的援助金額到底是多少、日馬經濟伙伴協定將帶來多少好處、日本還准備和誰簽這個協定等等。
馬來西亞通訊社總編輯和本報記者談到這個問題時坦率承認,馬來西亞和日本也有歷史問題,馬來西亞『有理由憤怒』。
但是,日本對馬來西亞經濟發展提供了30多年的幫助。『我們只好向前看』。這位資深媒體人士的想法,在東南亞國家很具有代表性。 試圖扳回一局
許多日本媒體在報道吉隆坡的系列峰會時,對會議的內容興趣不大,卻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解讀所謂的中日之間的『主導權爭奪』。《產經新聞》說,在探討創建『東亞共同體』的構想等問題上,基本上按照中國的意思發表了共同宣言。這表明在第一個回合較量中,日本處於下風。該報說,中日雙方爭奪主導權的主要舞臺將從14日移入東亞峰會,進入第二個回合。在這個回合的較量中,由於印度以及澳大利亞支持,日本將扳回一局,打成平手。《讀賣新聞》出於同樣的心理,評論稱,東亞峰會將按日本的主張形成決議,日本在爭奪主導權的斗爭中雖然『受了傷』,但也算是一個平局。
有媒體報道稱,為了不在亞洲面臨外交孤立的困境,日本在東亞峰會上扮演著美國代言人的角色,希望用展現日本與美國利益的方式來主導東亞。12日下午,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參議院接受質問時再次向美國表忠心,他說美日同盟應該優先於聯合國,如果聯合國與美國的主張發生對立,日本將優先考慮美日同盟的關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的社論說:『中國全力支持東盟主導東亞峰會,立場旗幟鮮明,態度光明磊落,與日本調動美國與澳新勢力謀取東亞峰會主導地位的做法迥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