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龍永圖17日在此間表示,面臨當前加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我國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但在這個過程中,還應避開認識上的誤區,繼續加大引資力度。
現在有些人認爲我國積累了比較多的外匯儲備,吸引的外國投資已經太多了,應該控制外資的流入。對此,龍永圖在復旦大學的年終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儘管從總量上看,我國吸引的外國投資確實比較多,但從人均水平看,還處於較低的水平。
他說:“在當前全球產業佈局大轉移的背景下,各國都在不遺餘力地引資。我國也必須繼續堅定不移地加大引資力度。”
當前還有一種引資吃虧的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爲,我國多數企業在國際產業鏈中處在低端位置,只能獲得很少的利潤,大部分利潤都被髮達國家的大跨國公司賺走了,這是對外開放的陷阱,我們成了發達國家的剝削對象。
龍永圖認爲,這種觀點曲解了我國對外開放政策。我國進行對外開放完全是主動開放,而不是跨國公司給我國設下的陷阱。在當前的國際產業格局中,我國很多企業確實主要從事低端的加工貿易,在利潤分配中也確實吃了一些虧,但這種局面是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他說:“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人口衆多。外資的引進爲我國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我國企業要走向世界,要從全球產業鏈的低端走向中高端,這需要一個過程,不能超越現階段條件的限制。擴大開放的過程中,某些人、某些部門可能要付出代價,但對整個國家來說並不是代價。我們沒有讓步,而是取得了進步。”
此外,對於我國與一些國家間發生的貿易摩擦,龍永圖表示,“認爲我國產品正面臨着全球性圍堵的觀點完全是不正確的,貿易摩擦佔我國貿易總量不到1%。加入WTO以來,我國的外貿環境越來越好,每年出口增長2.30%,剛入世時我國是世界第六大貿易國,現在已經成爲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當然,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中國發展對外貿易會充分考慮貿易伙伴、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力爭實現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