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10月17日第五次參拜靖國神社。
12月中旬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期間,本該舉行的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晤因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堅持參拜靖國神社而被推遲。回顧即將過去的2005年的中日關系,人們會清楚地看到,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頑固姿態阻礙了中日關系的正常發展。
小泉於2001年4月上臺後,連續5次參拜供有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充耳不聞日本國內外輿論對其參拜言行的批判,根本無視曾經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國、韓國等亞洲受害國家人民的感情,不惜損害日中兩國關系,儼然要將參拜靖國神社進行到底。
從小泉第一次參拜靖國神社至今,中日兩國領導人中斷互訪已達4年之久,這對於彼此有著緊密經濟交往的兩個鄰國來說是非常不正常的。如今,由於小泉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繼續堅持頑固的錯誤立場,兩國領導人在任何場合進行正常接觸的氣氛也遭到破壞,中日首腦間政治對話之門都被迫關閉,中日關系進入了自1972年實現邦交正常化以來的『寒冬期』,小泉對此應負有完全責任。
小泉參拜靖國神社所導致的嚴重政治後果,無論對中國還是對日本的國家利益來說,都有百害而無一利。靖國神社問題已成為阻擋中日友好合作關系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打破這種人為造成的中日政治關系僵局,日本領導人需要以對歷史誠懇反省的態度,虛心接受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的批評,並付諸實際行動。
然而,日方領導人仍執迷不悟,甚至采取了放縱的態度。日本外相麻生太郎日前說什麼『世界上只有中韓在提靖國神社問題』,『在靖國神社問題上別理會中韓』等。小泉在此前談到中日韓三國領導人會談被推遲問題時,非但不自省,反而說什麼『不能將靖國神社當作一張外交牌』,『即使中韓想把它當外交牌來打也是難以辦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領導人不僅沒有絲毫悔改之意,而且連最起碼的尊重對方的態度也沒有。這正是目前中日關系難以在短期內出現緩和勢頭的可悲之處。
眾所周知,中日開展合作,互補互利,共同繁榮與發展,是兩國人民的一致願望。可是,由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導致的中日政治關系的冷淡,使彼此信任度在下降,國民情緒對立在加劇,雙方關系日益疏遠,這不能不令兩國有識之士為中日關系的前景擔懮。兩國關系的不正常狀態不僅影響兩國經濟的發展,而且也無益於維持和推動本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目前,中日關系『寒冬期』正對兩國經貿合作造成負面影響,『政冷』在導致『經涼』。據報道,日本保持了11年之久的中國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被歐盟所取代。中國商務部統計顯示,2005年前8個月,中國外貿總額增長23.5%,而同期對日貿易只增長10.3%。中日貿易佔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由2000年的17.5%下降到2004年的14.5%。中日作為經濟互補性很強的近鄰國家,經貿合作的步伐反而放慢,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而且,中日關系的『政冷』也導致中日間一些較大的經濟合作項目無法開展,使兩國間的互利合作受到制約,不利於兩國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展。輿論認為,只要『政冷』還存在,所謂的『經熱』就不可能長期延續下去。中日關系回歸到正常發展的軌道,需要雙方努力治愈『參拜癥結』,而小泉等日方領導人更需要在這一問題上采取言行一致的積極姿態。
中日在世界范圍內的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安全問題等諸多領域,需要進行戰略對話,協調立場。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使兩國無法更充分地共同發揮對國際社會應有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小泉等日方領導人應有清醒認識。
然而,人們至今仍看不到小泉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有任何改弦更張的跡象。頑固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已將小泉歪曲歷史的面目暴露無遺,希望日本領導人不要在傷害中國、韓國等亞洲受害國家人民感情的歧途上走得太遠,以至於最終在日本與近鄰關系史上落下一個『以參拜惡化鄰國關系』的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