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大學生眼裏,院士似乎總是籠罩着一層神祕的面紗,有些可望而不可及。但是,當記者走進餘貽鑫院士的辦公室,與這位剛剛當選中國工程院士的電氣系統專家面對面時,卻絲毫沒有感到拘束和陌生。
採訪餘教授是在中國工程院公佈院士增選名單的第二天。走進餘教授的辦公室時,他正在專心地閱讀一本專業著作,辦公桌旁的大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其中不少都是大部頭的英文專業論著。自從當選工程院院士的消息傳出後,很多領導、同行和弟子們紛紛來表示祝賀,學校裏也安排了表彰活動,可只要一有空閒,餘教授就會立刻投入科研工作。看到記者,餘教授親切地招呼大家坐下,輕快地動作很難讓人相信他已經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
從1954年到天津大學讀書,餘教授就和天大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本科生到研究生,從留校任教到當選院士,半個世紀以來,他生命中的每一件大事幾乎都是和天大緊緊聯繫在一起的。1963年10月,剛剛研究生畢業的餘貽鑫在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全國代表會議上做了報告,並得到了毛澤東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正是那次接見,讓他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科研方向,所以,他經常說:“我的學術生涯應該說就是從那時正式開始的。”而與毛主席的見面也成爲他終生難忘的記憶,至今,他仍然把那張珍貴的合影掛在自己的辦公室牆上,不斷激勵自己。
從做學生開始,餘教授的勤奮就是出了名的。而他做導師之後,也要求學生首先學會以勤奮的態度從事科學研究。1980年,餘教授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做訪問學者,在那兩年裏,他的勤奮和嚴謹讓美國導師讚歎不已。正是憑着這種勁頭,他在電力系統安全域的基本性質和快速算法領取得了突出成就。
1993年餘教授冠心病發作住院,當時醫生一再告誡他必須要“退休”,可離開自己心愛的研究事業卻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憑着一股不屈的勁頭,餘教授仍然堅持每天工作8個小時。不過,餘教授說,自己可不會拿身體開玩笑,每天他都堅持打太極拳和散步鍛鍊身體,他說:“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爭取申請教育部的創新團隊呢,身體是本錢啊!”
新聞背景
餘貽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截止到2005年4月,他率領他的團隊所開發成功的城市電網規劃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已成功用於三個直轄市和遼寧、江蘇、浙江、廣東等18個省的62個城市的189項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