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記者劉雁軍 通訊員商言):“十五”期間,天津商務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加快發展爲主題,以改革開放爲動力,全力推進流通現代化,大力開拓市場,積極擴大消費,全市消費品市場持續呈現繁榮活躍態勢,商貿流通業實現了重大發展。
一是流通規模不斷擴大。五年來,隨着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逐步增加、假日及旅遊經濟蓬勃興起,天津消費品市場呈現繁榮活躍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始終保持較高增速。到2005年底,全市商品購銷總額預計超過8000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比2000年增長3.3倍,年均增長達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1190億元,同比增長13%,比2000年增長61%,按可比口徑預計年均增長13.5%;商貿流通業增加值預計280億元,同比增長11.6%,比2000年增長77.29%,年均增長12.2%。商貿流通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預計達到8.26%,佔第三產業的比重預計達19.1%,對全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拉動力逐年增強。
二是商業改革逐步深化。以優勢企業、品牌企業、老字號企業爲龍頭,先後組建企業集團23家,其中市屬11個集團公司的總資產、銷售額、利稅分別佔全系統的61%、58 %和76%,企業組織集中度日益增強;有66家國有大中型商業企業實行了股份制改造,佔市、區兩級國有商業企業總數的80%,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脫穎而出;2000多家國有小企業實現了國有資本有序退出,企業的市場化進程不斷加快。同時,個體、民營等非公有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到2005年非公有制商業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佔全市總量比重預計達到75%,比2000年提高14個百分點,基本形成了多元投資主體共同繁榮、多種經濟成分競相發展的社會化大商業格局。
三是商貿設施建設全面加快。“十五”時期,是商業投資力度最大、商業設施發展最快的時期。2005年全市商業固定資產投資預計98億元,同比增長20%;5年累計384億元,比“九五”時期投資總和高出233億元。全市商業設施建築面積“十五”期間累計竣工431萬平方米,比“九五”期間增長214.6%;建成重點項目94個,全市商業設施建築面積達到1139萬平方米。5000平米以上大中型商貿設施達到297個,其中1萬平方米以上的192個,10萬平米以上的5個。各類交易市場722個,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批發市場50個。大衚衕、環渤海、萬達、金耀、信達等一批大型商貿設施紛紛拔地而起,競相展示出現代大都市商業的繁榮與繁華。
四是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連鎖經營多年以40%左右的速度發展。到2005年,全市連鎖經營企業預計達到80多家,新型業態門店預計達2600多個,連鎖銷售規模預計實現340億元,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28%,比“九五”末提高19個百分點;便民商業設施建設水平提高,早點快餐、便利店、物回網點三種業態齊全的保障性商業設施建設全面加快,2004年新增便民商業網點878家,2005年預計實現連鎖化率60%。全市新建、改造、提升菜市場200個,面積達到57.6萬平方米。天津商貿流通面貌大爲改觀,城市消費環境進一步優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