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大道”新貌
貫徹落實好市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是人民的期盼。日前,記者採訪了和平區委書記劉琨。
劉琨自豪地說,“十五”時期,是和平區發展最好的時期之一。“十五”時期和平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22.63%,比“九五”時期年平均增長速度快8.04個百分點;區級財政收入“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長23.94%,比“九五”時期年平均增長速度快8.76個百分點;其他經濟指標同時實現了大幅度增長。經濟結構調整紮實推進,招商引資和國企改革成績顯著,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城市建設穩步推進,市容環境明顯改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特別是社區建設、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在談到“十一五”的發展時,劉琨充滿信心地說,“十一五”時期,和平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是:繼續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在“十五”末的基礎上, 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分別達到200億元和20億元;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區域佈局和產業佈局更加合理,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參與國內外和區域經濟合作與競爭的能力、對外服務和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對外開放邁上新臺階;城市面貌顯著改觀,生態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就業率、居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各項事業較快發展,黨的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和諧城區建設取得新進步。
劉琨說,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我們要在八個方面“再創新優勢”:一是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再創經濟發展的新優勢。重點抓好恆隆廣場、現代城、誠基中心、人才科技大廈等一批項目建設,着力發展金融業、文化娛樂業、旅遊業、房地產業、科技與信息服務業等,加快實現我區現代服務業的聚集和發展。二是要進一步打好服務牌,再創對外開放的新優勢。圍繞海河———和平廣場、南京路商貿商務帶、小白樓金融商務區、濱江道商業區、南市新型商業區和四個旅遊板塊等重點建設區域,組織好各類招商活動,不斷拓寬招商引資渠道。三是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力度,再創城市建設的新優勢。年內完成拆遷35萬平方米,舊城區改造開工200萬平方米,竣工50萬平方米。拓寬改造赤峯橋及大沽北路延長線、解放南路和平區段2條道路,完成哈爾濱道等12條道路的綜合整修。四是要以創建全國衛生城區爲動力,再創市容管理的新優勢。力爭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國家衛生城區。五是要鞏固擴大全國文明城區成果,再創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優勢。六是要進一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再創安定團結的新優勢。七是要大力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再創構建和諧城區的新優勢。加快二十中學、二十一中學和匯文中學等示範性高中和區勞動技能中心建設。加強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年內再建6個五星級社區。八是要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再創加強黨的建設的新優勢。
我們相信,和平區一定會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