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哪裏的記者?”九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即將召開,在人民大會堂北門衝破記者的重重包圍後,李肇星外長竟然微笑着向站在他身邊的我“發問”。
太過出乎意料,讓我竟傻傻地“浪費”寶貴的提問機會,老實回答“我是中新社湖南分社的”。
更令我興奮的是,這位在外界眼中一向以強硬著稱的外長竟毫不介意地繼續和記者攀談起來。
“我去過你們湖南,像長沙的清水塘、湘潭……”外長點數起他所熟悉的地方來。
“我就是湘潭的。”接過外長的話,我欣喜地告訴他“我來自毛主席的家鄉”。
“湘潭人啊,毛主席的老鄉多好啊!”
“那您覺得毛主席的家鄉應該怎麼建設呢?”外長的平易近人讓記者隨口提出了這麼一個“外行”的問題。
“應該按照國家的政策來建設,建設新農村,多好啊!”外長認真地回答起這個“內政”問題來。
此時,周圍的記者“恍然大悟”:這個一路走來和一個年輕記者隨意攀談的竟是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於是,在我還陶醉在和外長拉家常式的談話中時,手持花筒、錄音筆的港澳記者再次涌來,圍住外長就臺灣局勢發問。
蜂擁而至的記者把我和外長隔開。當我再把目光投向外長時,剛剛還一臉笑意的他,語氣堅定地迴應道:“全國人民包括臺灣人民應該團結起來,作好準備,堅決遏制“臺獨”的活動。”
鐵骨柔情,這是外界對外長的評價。而在這不過十米、不到三十秒的同行過程中,記者所感受到的只是一個慈祥的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