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勞動保障部門緊緊抓住科學發展觀,積極落實國家新一輪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秉承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並舉的方針,堅持統籌城鄉就業,實施分類指導,擴大就業,減少失業的指導思想,近日出臺多項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其中重點支持十類企業發展;重點扶持十類困難人羣就業,力爭實現全年新增就業2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
今年本市將針對不同企業的情況,實行分類指導,提供服務,支持企業改革,規範企業裁員行爲,從源頭上控制失業。加大扶持力度,落實就業政策,降低用工成本,形成企業發展與吸納就業的良性互動。重點支持十類企業發展的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鼓勵優勢企業增產擴能,吸納就業。圍繞本市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冶金、生物製藥、新能源、石油化工等六大支柱行業的發展,配置高素質的技能人才。今年全市青年就業見習基地要發展到100家,施訓能力達到5000人。
二是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主輔分離、發展輔業,安置富餘人員。國有大中型企業要充分利用原企業非主業資產、閒置資產和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改制創辦面向市場、獨立覈算、自負盈虧的法人經濟實體,分流安置富餘人員。對於產權明晰、吸納原企業富餘人員達到30%以上,並與其簽訂勞動合同的,3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分流到國有法人絕對控股改制企業的職工要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新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不能少於3年,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要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三是鼓勵工業東移企業利用原有場地、設備組織起來就業。對東移企業分離出來的爲主業服務的企業或實體,認定爲服務型企業,兌現稅收減免、社保補貼等政策。對利用原企業場地、設備組織富餘人員就業的,認定爲再就業基地,按照招用人數,由再就業資金給予崗位補貼。
四是鼓勵改制企業妥善安置富餘職工。企業改制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審議通過,並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備案。對富餘職工經過轉崗培訓予以安置的,給予培訓費補貼;對被裁減人員在行業內安置的,給予大齡就業補貼。
五是鼓勵生產經營正常企業減少裁員,穩定就業。對按時足額繳納失業保險且兩年以上未裁員企業,給予在職培訓費補貼。
六是鼓勵特困企業通過託管和分流兩條渠道安置全部職工。退休人員進託管中心,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並享受相應醫療保險待遇;“4050”人員靈活就業,通過託管中心給予養老、醫療兩項社會保險補貼,直到退休;喪失勞動能力人員和工傷醫療期人員進託管中心,享受生活費和醫療期待遇。
七是鼓勵服務型企業、商貿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服務型企業、商貿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在給予養老、失業保險補貼的基礎上,自今年1月1日起增加醫療保險補貼。同時,根據實際招用人數,按照每人每年4800元的標準,依次減免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八是鼓勵非服務型企業吸納大齡下崗失業人員。非服務型企業招用大齡下崗失業人員,給予一次性補貼,補貼標準由每招用一人補貼1200元調整到3000元。
九是鼓勵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吸納下崗失業人員。根據新政策規定,這兩類企業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的,自今年開始可以享受減免稅政策。
十是鼓勵和規範公益性再就業公司發展,託底安置就業弱勢羣體。對經營時間2年以上,新招用下崗失業人員200人以上,且與其簽訂2年以上勞動關係的,根據招用人數,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給予資金扶持。
除十類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外,今年市勞動保障部門還將重點解決十類人員的就業問題,主要包括:基本解決歷史遺留的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做好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解決好歷史遺留的“4050”人員就業問題;做好新增富餘人員安置;努力做好新生勞動力就業;做好睏難家庭人員的就業援助;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做好復轉軍人和隨軍家屬的就業;做好殘疾人就業;認真解決刑滿釋放、兩勞解教人員的就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