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入少林
爲了能在昨天普京訪問少林寺時,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新聞,本報7名記者決定,在21日夜裏提前進入少林景區。
在21日中午,本報另外一名記者已經先期進入少林景區的王指溝村裏安排了住處,作爲“內應”。在這裏,出門不到一公里,就可以看見少林寺的正門。
21日夜11點半,兩輛採訪車剛到進入山門的公路口,就被已經在這裏值勤的警察攔住。想盡了一切辦法,但值勤的警察一個縫都不給鬆:人和車一律不能進。
沒有辦法,我們只好退回一公里外的停車場。悄悄停好車後,我們決定趁天黑徒步摸進去。
爲了不被在關口值勤的民警發現,我們決定分成兩路走。一撥三個記者,一撥四個記者,如果有一撥被發現“遣返”,另一撥還可以進去。
夜漆黑,只有遠處少林寺裏的燈光影影幢幢,還有巡防隊員搖曳的手電燈光。
第一撥3個記者先出發,決定沿着河谷往上走。
第二撥4個記者記者沿着山門往裏摸,由於兩邊的房間裏隱約有些燈光,幾個人只好貓着腰,溜着牆根往前走。由於大家都不知道王指溝村在那裏,只有一邊前進,一邊壓低了聲音用手機和在村裏的記者聯繫。
在摸索的2公里多道路中,大家生怕黑影會突然跳出值勤的人,讓自己的努力化爲泡影。經過幾番周折,終於和村裏的記者取得聯繫,大家約定在觀光車停靠站碰頭,由熱心的村民韓師傅開着麪包車來接我們。
12點30分,在開了6、7公里的車後,大家終於趕到了村裏。但這個時候大家發現,第一撥的3個記者,還沒有趕來。
一聯繫,他們還在河溝裏的荒草裏摸索,而且根本辯不清往那走是王指溝。韓師傅決定在折回去一次接他們回來。在山門附近的河谷裏,到了約定地點卻找不到要接的人。接應的人一招呼,三個記者從草叢裏爬了起來。原來他們看見在漆黑的夜裏有汽車燈光直衝過來,還以爲是巡邏的。就在十分鐘前,4個巡邏隊員就差一點把他們揪住。
到22日凌晨1點,7名記者纔去全部匯合在王指溝村的農家賓館裏。
層層警戒到村口
早上7點,嵩山裏面的村莊裏還顯得有些寒冷。一大早,幾個民警就到村民的農家賓館裏,叮囑還留在這裏的遊客,不要隨意亂到景區裏去,“早上4、5點就開始全面戒嚴了,現在不能再出景區了”。
記者一行沿着村裏通往景區的路上往前走,在快到橋頭路口的地方,幾輛警車停在路邊,值勤的民警,很有禮貌地告訴每一個準備在這裏通過或者觀望的行人說,已經戒嚴了,請不要逗留。
在短短不到15分鐘時間裏,有20多輛警車呼嘯而過,加上先期達到的,已經有數千名警察開始準備前期的保衛工作。
上午11點的時候,警戒更加嚴格。原來在橋頭路口的警戒哨,已經快移到了村口,警車也增加到十幾輛。在環繞少林寺的山坡上也有警察和巡邏人員進行第一層警戒;在河邊的地方,則有第二層警戒;在河對面塔林附近,沿着半山坡,身着紅色練功服的數千名武校學生,排成一個半圓形的圈,手拉手組成了第三層警戒。在離大殿300米遠的地方,特警5步一個威嚴站力,形成了第四層警戒線。這幾層保衛警戒線,一直延伸到大殿門口。
許多村民提前觀賞了“迎接儀式”
昨天清晨的王指溝,比往日安靜了許多。沒有了遊客的吵鬧、沒有村民熱情招待客人的吆喝聲,只有遠遠的狗吠和一兩聲雞叫傳來。
80多戶人家的王指溝,是少林景區內惟一保留的村莊,村裏的大多數人家靠開家庭旅館爲生。平時村裏總是客源廣進,這兩天遊客很少,村民也忙裏偷閒地在門口打檯球或者爬山,做一些平時沒有時間做的事情。
昨天凌晨4點左右,村指通往少林寺景區主幹道的各個路口就有民警把守。早上8點多,三四位民警又到各個居民家裏清查,看有沒有閒雜可疑人員出入。
普京總統要來的消息,每位村民都知道。據村指裏47歲的王文炯說,早在3月20日,少林寺已經把所有路面用水沖洗乾淨,並模擬演示了普京總統參觀少林寺的流程,當時村民可以隨意前往觀看。他記得,20日下午3點多,少林寺從寺院大門到街道上鋪上了紅色的地毯。少林寺方丈率領衆僧人,走出少林寺,在山門前臺階下,分立兩側把貴賓迎進了少林寺。
雖然提前看了排練,許多村民昨天還是站在村口,不斷地向少林寺門口遙遙眺望。一位姓李的村民,昨天一大早就坐到麥地裏觀望着。“快看,有好多穿紅色衣服的武術愛好者組成環形,圍繞在少林寺的周圍”、“聽,少林寺景區門口有僧人表演的聲音,普京總統可能馬上要過來了”……這位村民,興奮地說着,不斷根據自己的判斷向村民解說着。
到了下午,更多的村民站在草地、站在田間、站在路口,等待着普京總統的到來。
村民“眺望”普京遊少林
儘管戒備森嚴,但許多在少林寺景區附近的村民,還是圍在警戒線外,想目睹一下普京的風采。
下午3點多鐘,王指溝村的幾十個村民,都從家裏出來,走到警戒線附近。但離第一道警戒線還有數百米遠,負責警戒的人員,就已經遠遠的打招呼,讓他們離開。
“我們想看看普京,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有國外的總統來這看呢”。許多村民都這樣說。
警戒線沒法靠近,他們就採用迂迴戰術,在田地裏藉着挖野菜的幌子,一步一步地往最近的地方趕。
很快,戒嚴的值勤人員也不再刻意“驅趕”這些憨厚的村民,形成一定的“默契”後,這些村民就在警戒線外幾米遠的地方,等待着普京的到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人羣中有人站累了。於是,有人搬來碎磚壘成板凳,有人攀上了枯井沿,有人靠着樹幹打盹,還有人乾脆就地一躺……“到了千萬喊一聲啊!”尋找各種休息方式的人們,都不忘衝着仍“堅守”的老鄉,打一個招呼。
又是焦急的十幾分鍾,等待的人羣裏,有人開始發出輕微的鼾聲……
17時35分,20多輛黑色轎車由路口開過來,“來了!來了!”不知是誰喊了一句,“呼啦”,人羣再次涌動。小車一輛接着一輛開過來,沒錯,普京真的來了!
村民們在一千多米外的地方,透過大殿門前層層的柏樹枝,隱約地看到大殿前紅地毯上普京參觀少林的一些場面。但就是這樣,這些村民們也感到十分開心。
遊人可以免費遊覽登封其他景點
昨天上午,外地遊客李先生到少林寺遊玩時碰了壁。
李先生剛開車到少林景區門口,就聽到門口把守人員說,因爲特殊情況,景區已經停止售票不再接待外來遊客。李先生遺憾地說,他專門從武漢趕到少林寺遊玩,沒想到剛好碰到普京總統要來。
不過,李先生的遺憾很快被彌補,少林寺門口豎着一個醒目的牌指,“登封市其他景區免費一天”。李先生高興地開車又向其他景區趕去。
紅地毯被萬能膠粘在臺階上
爲了迎接普京總統的到來,表達主人的尊重之意,少林寺專門購買了一大批紅地毯。
昨天上午一大早,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鋪地毯。少林寺大門入口處至門前廣場南側道路之間的近百米路段,幾分鐘工夫,就被鮮豔、喜慶的紅地毯所覆蓋。
然而,當地毯鋪至少林寺大門口處的臺階時,工作人員象往常一樣,把地毯直接鋪在臺階上。結果,人走在上面,地毯顯得不牢靠,怎麼辦呢?
爲了確保普京總統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員臨時找來萬能膠,把萬能膠倒在臺階上,再用刷子仔細的刷;隨後,再把地毯鋪在上面。結果,地毯就這樣被固定在臺階上,一動不動,十分牢靠。同樣,在寺內方丈室門前的臺階上,他們採用同樣的方法,把地毯固定在臺階上。
下午5時30分,普京離開少林寺後,記者立即來到普京觀看武術表演的方丈室門前廣場。此時,兩名保安開始拆除紅地毯。
由於地毯被萬能膠粘在臺階上,兩名保安就拽住地毯的兩邊,用力往下拽,不料,他們兩人用盡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拽不下來。見此情景,另兩名保安前來助陣,一齊用力,終於把地毯從臺階上揭了下來。
“用萬能膠粘地毯,這還是頭一回,粘得真結實。”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保安感慨道。
破戒讓普京參觀禪堂
昨天下午5點40分左右,記者在寺院裏見到了剛剛見過普京總統的兩位僧人。他們說,少林寺的禪堂昨天爲普京總統破了戒。
僧人說,自少林寺成立以來,寺內就建有禪堂,禪堂據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由於禪堂是專供僧人坐禪修行、明心鑑性的地方,所以一般不允許外人進入。昨天下午,40多位僧人正在坐禪時,普京總統走了進來。僧人說,由於當時大家正在閉目打坐,所以並沒留意普京總統的眼神和表情。“只大約聽到主持在爲普京總統講解禪堂的相關情況,時間大約持續了兩三分鐘。”
據當時在這裏坐禪的鏡善師傅說,他們每天早上3點30分來到禪堂坐禪,一天中除了吃飯時間,要一直坐禪到晚上9點。“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這裏坐禪,這裏是要修行達到個人解脫成佛、解決生死大事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