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海軍航空兵部隊裝備的飛豹戰鬥轟炸機
|
編者按
胡主席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強調,要努力提高我軍應對危機、維護和平,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的能力,切實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未來的信息化戰場瞬息萬變,戰場時空也是變幻無常,只有練就應對各種複雜時空的“十八般武藝”,才能真正應對各種危機。 南空某航空兵師飛行訓練跳出傳統的時空範疇,突出未知時間、未知空域、未知環境,錘鍊信息化條件下的全天候、全空域作戰能力,促進了戰鬥力的生成提高。他們的實踐對於當前全軍部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變,具有借鑑意義。
夜間超視距攻擊、跨晝夜遠距離奔襲、複雜電磁環境下的高強度對抗等過去難得一見的訓練課目,如今在許多航空兵部隊已成了“家常便飯”。記者今天在南京軍區空軍某航空兵師採訪時看到,在一張張訓練周表上,不僅訓練時間的晝夜界限被淡化了,而且訓練空域更是變幻無常,頗有“時空大挪移”之感。
對照該師近幾年的訓練周表,記者發現,爲加速新型戰機的戰鬥力生成,該師大膽改革組訓方式,打破傳統的時空範疇,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的戰鬥力增長新途徑,演兵場發生了深刻變化,訓練周表上的諸多要素也隨之面目一新。
——晝夜的界限模糊了。過去夜間訓練尤其是夜間實戰課題訓練較少,現在不僅夜間訓練時間成倍增加,而且截擊空戰、機動突擊、多機編隊、戰法對抗等過去大部分在白天訓的課目,大多搬到了夜間乃至午夜後實施。在跨晝夜對抗訓練現場,團長李景高指着本週的訓練周表告訴記者,今年開訓以來,像這樣的高強度下半夜對抗演練,團裏組織了多次,如同家常便飯。
——訓練空域拓展了。過去,訓練周表上安排的訓練課目大多在本場熟悉空域實施,是在“家門口”練“看家本領”。如今的飛行訓練,不僅跨區機動數千公里,而且每年都要向外地機動駐訓多次,僅去年一年該師就先後10多次赴陌生環境摔打磨練。就在今天,該師還有3支小分隊在外地駐訓。
——對抗強度加大了。記者在該師指揮所的空中“態勢圖”上看到,他們不僅強化與航空兵的空中對抗,還注重加強對地、對海陌生目標的精確突擊訓練。新型戰機時而攻擊空中機羣,時而隱蔽機動對地面縱深目標進行打擊。據領航科王科長介紹,去年以來該師新型戰機先後多次與地空導彈、雷達、艦艇等軍兵種進行實兵對抗。
——針對性訓練突出了。“過去是被一個簡單的課目、動作牽着鼻子走,現在是被戰術含量較高的使命課題拉着跑。”談及訓練周表的變化,該師魏副參謀長感觸頗深。據他介紹,現在飛一個課目,一個架次升空,不僅要練綜合戰術運用,還要進行角色互換,組織戰法對抗。
這諸多變化的背後,是戰鬥力的步步躍升。近年來,該師先後多次出色完成重大戰備演習任務,連續兩年被評爲全軍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受到四總部的通報表彰。這些變化,正是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