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日上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回福建漳州馬崎村祭祖,他用閩南話對馬崎宗親說:“人親不如土親,第一次回到這裏,我感到非常地振奮。”隨後,連先生又以包含深情的國語道:“連家的列祖列宗,爺爺啊,我回來了,我終於回來了”。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閩臺兩地,血同緣,根同宗,臺灣同胞有百分之八十的祖籍地在福建。此前,已有林洋港、吳伯雄、蕭萬長、林豐正等多位國民黨要員及親屬已紛紛踏上福建尋根謁祖之旅,他們共同的感覺是完成了多年的夙願。
吳伯雄:我一定要回來認祖歸宗
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臺灣世界客屬總會會長吳伯雄先生借參加世界客屬第十六屆懇親大會之機,回到祖籍地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尋根謁祖。
吳伯雄先祖爲福建永定人,一百五十年前從永定思賢村遷臺。思賢村共有四百多戶人家,大都姓吳,在外宗親達四千五百多人。吳伯雄先生的曾祖父就是從這個秀美的山村走出去,飄洋過海到臺灣的。
在吳氏宗祠宗德堂,作爲吳氏十六代嗣的吳伯雄先生攜夫人神情莊重,恭恭敬敬地面對祖先牌位鞠躬上香、敬酒、獻花。儀式雖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但完成了吳先生多年的夙願。他說,回鄉祭祖是他父親臨終前交待他一定要完成的遺願。他激動地用客家話對父老鄉親說,作爲一箇中國人,對祖先的敬愛是傳統美德,是非常自然的感情,所以我一定要回來認祖歸宗。
當時是第一次返鄉謁祖的吳伯雄先生滿臉興奮,欣慰的神情溢於言表。他滿含深情地說,家鄉真是山好,水好,人更好。
蕭萬長: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和盼望
二00五年九月八日上午,中國國民黨原第一副主席、“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蕭萬長赴廈門烏石浦蕭氏家廟謁祖。
烏石浦是個歷史悠久的村落,依山傍海,盡得山水靈氣,該村有古碼頭,可由此上船出洋,因而村中蕭氏族人多有下南洋、過臺灣者。蕭氏家廟始建於明武宗正德年間(約公元一五一五年),復建於一九八八年,二進中天井,木、石、磚結構,具有典型閩南古建築傳統風格。
兩岸開始可以以探親名義進行往來後,烏石浦蕭氏與臺灣蕭氏闊別多年之後又續上親緣。二00四年九月蕭萬長先生爲蕭氏家廟親筆題寫的匾額“蘭陵世家”四個大字。
二00五年九月蕭萬長首次來廈門,終於實現謁祖心願,在祭祖儀式上蕭萬長先生的一句話最能代表臺灣蕭氏宗親心聲:“來廈門烏石浦蕭氏家廟祭拜祖先,這是我一生最大的榮幸和盼望,也是我在臺灣的蕭氏祖先在天之靈所期待的。”二00六年元旦前,蕭萬長先生特地從臺灣寄來賀年片,向烏石浦蕭氏宗親祝賀新年。
王金平的哥哥:這炷香終於燒起來了
二00五年十一月三十日,掛着鄉親送的紅色彩帶,臺“立法院長”王金平的哥哥王珠慶帶着兩個兒子,回到福建漳州祭祖,沿途有人放起長串鞭炮,左鄰右舍也都前來歡迎。
這次王珠慶是帶團參加在當地舉行的第六屆世界同安聯誼大會,在組委會的幫忙下,找到了位於福建漳州白礁村的老家。
一炷清香、虔誠的祭拜,王珠慶有感而發:“今天來到這個地方非常高興,尤其是宗親們在村口這麼熱烈地把我們迎接進來。今天上香後,我想我們的老祖宗也都很高興,因爲這炷香終於燒起來了。”
這次尋根之旅,王金平哥哥完成了王家人的心願。
此外,曾任國民黨副主席、“司法院”院長、現任中華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策進會會長林洋港先生,早在一九九八年十月七日,回家鄉龍海市角美鎮埔尾村尋根謁祖。
二00六年二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國民黨原祕書長林豐正攜妻子黃雪回到祖籍地——漳州尋根謁祖,探親訪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