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十六日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提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四點建議。臺灣問題專家、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常務副祕書長辛旗認爲,這是在兩岸關係發展新的大背景下,基於對兩岸人民之間密切交流和往來、兩岸互利雙贏的局面是誰也阻擋不了這一歷史發展大趨勢的判斷而提出的。
辛旗二十一日在此間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胡錦濤總書記的四點建議,發表於今年元月以來臺灣當局領導人“終統”的背景下。這說明大陸沒把這種個人冒險行爲看成臺灣人民的動作;大陸的既定政策不會因爲島內某個人一時的挑釁性行爲而改變,也不會因爲政局的一時動盪而改變。
辛旗就四點建議一一作了解讀:第一點“堅持‘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講的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兩岸什麼都可以談,包括臺灣方面關心、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
辛旗認爲,這也表明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的親情和血脈關係不是某些人在島內推動所謂“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等“臺獨”主張就能改變的,某些人的做法代表不了臺灣大多數民意和主流民意。
第二點“爲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宿”。辛旗說,講的是兩岸關係發展,靠的是兩岸人民之間的合作交流;要達致爲兩岸人民謀福祉的目標,也必須先從兩岸合作交流入手。
他認爲,此次中臺辦主任陳雲林受權宣佈十五項惠及臺灣民衆的措施,反映出大陸方面考慮的是民本、人本,想到的是兩岸同胞。我們能單方面推動的措施,大陸就盡最大努力往前推。
第三點爲“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效途徑”。辛旗認爲,它說明大陸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是希望與臺灣有公權力的方面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大陸釋出的優惠措施,以及需要兩岸共推才能實現的惠及民衆的措施,比如“三通”,希望建立一種交流合作的機制。
辛旗指出,互利雙贏是國共在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共同基礎。互利雙贏,不僅是經濟上的,將來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它還包括文化、學術等方面。
第四點,“開展平等協商,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辛旗說,它既尊重歷史,又注重現實,更體現展望未來的政治胸懷。
他認爲,平等協商,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所有中國人期望的現代化才能夠更順利、更輝煌。
辛旗認爲,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四點建議,緊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一主題,既有重大現實意義,也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它展現了大陸方面維護臺海和平、爲民衆謀福祉的極大善意,同時表明在當前兩岸關係陷於僵局的情況下,絕不會因爲某一個人的挑動而傷及廣大臺灣同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