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主席胡錦濤4月18日至21日對美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連日來海外媒體紛紛發表評論,認爲胡錦濤訪美向美國公衆展示了中國全新的積極形象,取得的成就意義深遠。
美國華文報紙《僑報》22日發表社論,稱讚胡錦濤此次對美國的訪問展示了中國面向未來、尋求合作、共享文明的積極形象。在經貿關係上,胡錦濤展示了中國緩解中美經貿和知識產權糾紛的誠意;在政治關係上,胡錦濤宣示了尋求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積極姿態;在文化議題上,胡錦濤強調中國歷史蘊含着人類共享文明的傳統。
社論還讚揚胡錦濤此次訪問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廣泛接觸美國民衆的開放姿態,有助於促進美國普通民衆對中國的關注與瞭解。
社論評價指出,胡錦濤此次訪美不僅尊重中美關係需要雙方持續、審慎和共同經營的客觀現實,更高瞻遠矚地提出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未來,必將能夠贏得美國民衆的信賴並促進中美關係發展。
印度尼西亞的中文、印尼文和英文報紙近日對胡錦濤訪美作了圖文並茂、行文生動的報道,認爲此次訪問取得了預期的成功,並使中美髮展建設性合作關係獲得了良好的助力。
印尼《國際日報》《世界日報》《千島日報》《印度尼西亞商報》和《印度尼西亞日報》等華文報紙對胡錦濤訪美作了充分報道,並刊發了《中美元首會晤達成重要共識共同戰略利益廣泛》《中美關係正處在“最好時期”》等重頭和獨家文章以及專家論述,深入解釋了胡錦濤此次訪美的歷史意義,分析了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
印尼文《羅盤報》《印度尼西亞商報》《印度尼西亞媒體報》等則圖文並重,關注胡錦濤訪美的諸多細節,文章生動而引人注目。
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就胡錦濤訪美髮表社論,認爲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兩國保持相對穩定的總體發展勢頭有利於亞太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發展,因此,兩國進行務實與良性互動非常重要。
社論還指出,不可否認,中美之間存在着不少的分歧和矛盾,但兩國之間已經交織起千絲萬縷的關係,有着廣泛的共同利益。中美經貿關係日益密切,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穩步上升,美國在許多國際事務中也越來越需要中國的支持。在這種背景下,中美雙方的互動應儘量擴大務實,以利益攸關方而非戰略對手相待。
馬來西亞發行量最大的華文報紙《星洲日報》日前發表社論指出,胡錦濤此次訪美,與美國總統布什舉行會談,進一步加深了雙方領導人之間的相互瞭解和信任。同時,胡錦濤此行也讓美國人進一步認識了中國領導人的魅力,改善了美國人對中國的整體印象,並推動了雙方的“企業外交”,加強了美國企業對中國的信心。
社論說,胡錦濤此行有助於消除美國社會對中國的偏見,爲中美兩國的長遠關係注入了新動力。
|